爾時世尊。既其為彼未生怨王廣說法要。令無根信得生起已。或時乘象出外旋遊。望見世尊在高樓上。遂於其象不覺投身崩墜於地。又於一時乘象而出。見薄伽梵不覺投身。於世尊所深生敬信。遂便告彼執仗人曰。爾等須知。始從今日。我徹歸依薄伽伐多及室羅縛迦僧伽。爾等從今。若見世尊及聲聞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須進入。時於其門戶勿為遮障。啟門令進。若見提婆達多及彼徒眾。應須掩障勿使其前。後於異時。提婆達多有緣。須入未生怨宅。時守門者而告之曰。仁應可止。無宜前進。天授問曰。忽有何緣遮不聽進。門人告曰。大王有教。始從今日。我徹歸依薄伽伐多及室羅縛迦僧伽。爾等從今。若見世尊及聲聞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須進入。時於其門戶勿為遮障。啟門令進。若見提婆達多及彼徒眾。應須掩障勿使其前。時提婆達多既被遮止。情懷不樂住於門外。於時嗢缽羅色苾芻尼。從王宮中行乞食已持缽而出。時提婆達多見嗢缽羅色。便生是念。豈不由此禿頭之女為離間事。令未生怨及中宮內並大臣宅。便於我處致此稽留。作是思已。告嗢缽羅色曰。我於爾處有何過失。由汝令吾乞食之宅皆生障礙。遂便前進打搭其尼。時尼被打。出悲苦言哀告之曰。願見清白。我有何因作如斯事。大德。既是世尊兄弟。複是舍迦上種而為出家。我實無心。敢有談說。幸能見恕乞表忠誠。假聞斯苦不齒其言。遂努大拳打尼頭破。既其未摩被損。眾苦鹹集。遂乃加持壽命起勇進心。疾行詣彼苾芻尼寺。時諸尼眾見其大苦。鹹問之曰。禍哉阿離野迦。何意忽遭如斯困辱。便告眾曰。仁等姊妹。所有壽命皆悉無常。一切諸法並無其我。寂靜之處是曰涅槃。仁等鹹應於善法處可勤勖念。勿為放逸。其提婆達多。已造第三無間之業。吾今時至可入涅槃。於時便對尼眾之前。現其種種奇異神變。入無餘依妙涅槃界。時諸苾芻鹹起疑念。欲斷疑故請世尊曰。大德。頗見提婆達多。於嗢缽羅色苾芻尼處。假令悲苦告謝之時。不齒其言。拳打頭破因斯就滅。世尊告曰。非但今日作如斯事。於過去世。亦為悲苦告謝之時。不聽哀言。遂便斷命而食其肉。爾今應聽。如往昔時。於一村內有大長者。於此而居。多有羊群廣澤而牧。既其日暮牧者驅還。群中有一老弱牸羊。不及徒伴在後獨進。忽於路側逢一餓豺。問豺曰

大舅多獨行  頗得安隱樂

常居林野內  如何得養神

豺答之曰  汝恒踐我尾

並常拔我毛  口出大舅言

欲覓逃身處

羊複告曰  爾尾屈背後

我在麵前來  如何見抂餘

尋常蹋仁尾

豺複答曰  四洲並海嶽

鹹皆是吾尾  如其不踐蹋

爾從何處來

羊複告曰  我於親識處

聞說皆仁尾  在地不敢履

我從空處來

豺複答曰  由爾牸羊空處墜

遂使林中野鹿驚  廢我今朝所食物

豈非下過理分明

於時牸羊。雖陳哀告廣述苦言。然而罪惡業豺。不肯相放。遂斷其首並餐於肉

世尊告曰。汝諸苾芻勿生異念。昔時豺者。即是今日提婆達多。昔時牸羊者。即是今日青蓮花色苾芻尼。往時雖述悲苦之言。不免身死。今日雖作種種悲言。亦還被害。時提婆達多複生是念。我於世尊屢為尤害。三無間業具已造之。以大拋石遙打世尊。於如來身惡心出血。此是第一無間之業。和合僧伽而為破壞。此是第二無間之業。蓮花色尼故斷其命。此是第三無間之業。然我未能獲一切智。所餘諸事亦未見成。準斯業道更無生處。決定當往捺落迦中。作是念已。以手支頰退在一邊愁思而坐。時晡刺拏有緣須過。遇到其邊而告之曰。提婆達多。爾今何意。以手支頰退在一邊愁思而住。彼便告曰。如何我今得無愁思。因嗔惱故。於世尊邊屢為尤害。並已具造三無間業。久當住在大捺落迦受無隙苦。晡刺拏曰。我常謂諸舍迦種內唯汝一個解了聰明。豈謂汝今亦成愚憃。豈有後世令汝見憂。若有後世汝造斯業者。我亦為斯愁思而住。彼為開解天授情故。便於對麵撲破己瓶。而告曰。縱天世間。不能令此更為和會。更無後世。誰往受之。作者受者並成虛說。然而可往劫畢羅伐窣睹城。自稱天子為王而住。我當作汝第一聲聞。於時提婆達多。便謗無聖邪見遂興。能令一切善根斷絕

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曰。汝等應知。提婆達多所有善根從斯斷絕。汝諸苾芻。我若見彼提婆達多有少白法。我不授記提婆達多。汝提婆達多。生惡道者。生泥黎者當住一劫不堪救療。又汝苾芻。我不見彼提婆達多有少白法如毛端許。我方授記提婆達多。汝提婆達多。生惡道者。生泥黎者。當住一劫不堪救療。譬如去村及去城邑。其路不遠有糞屎坑。深可丈餘。臭穢難近。時有一人墮斯坑內。頭及手足並皆淪沒。後有一人。每於長夜。為慕義者。為樂利者。為與樂者。為與歡者。施安隱者。其人到彼糞屎坑邊。周匝觀望情存救濟。我若見彼墮糞屎人有片身分無糞汙者。我當方便引之令出。既遍觀察。不見其人有少身軀不被糞汙乃至手許可拔令出。汝諸苾芻。我亦如是。我若見彼提婆達多有少白法。我不授記提婆達多。汝提婆達多。生惡道者生泥黎者。當住一劫不堪救療。又汝苾芻。我不見彼提婆達多有小白法如毛端許。我方授記提婆達多。汝提婆達多。生惡道者生泥黎者。當住一劫不堪救療。汝諸苾芻應知。天授已具三法。生惡道者。生泥黎者。當住一劫不堪救療。何謂三法。汝諸苾芻。提婆達多。先具生其罪惡樂欲。遂便遭彼惡欲所牽。提婆達多。既生惡欲被欲牽已。此謂是彼提婆達多最初成就罪惡之法。提婆達多。生惡道者生泥黎者。當住一劫不堪救療。又諸苾芻。提婆達多。近惡知識。得不善伴。共惡人交。提婆達多。既近惡知識。得不善伴。共惡人交已。此謂是彼提婆達多第二成就罪惡之法。提婆達多。生惡道者生泥黎者。當住一劫不堪救療。又諸苾芻。提婆達多得其少分。得其下品證悟之時。便生喜足。縱有勝上更不進修。提婆達多既得少分。得其下品。證悟之時。便生喜足。縱有勝上。更不進修已。此即是彼提婆達多第三成就罪惡之法。提婆達多。生惡道者生泥黎者。當住一劫不堪救療。於時世尊說伽他曰

勿汝世間人  生於罪過欲

由斯爾當識  惡欲所招殃

世並知天授  聰明不伏心

不能存少欲  空持美形狀

彼便行驕逸  欲陵於世尊

故我記斯人  一劫生無隙

慳貪生惡念  耶見不虔恭

定生無隙中  四門牢閉塞

若他無過失  惡謗令生過

今世若後世  自受愚癡人

若人於大海  毒瓶令水壞

溟渤寬亡際  遣惡定無緣

如斯於世尊  惡人生謗讟

常行自他利  罪謗豈能成

正見心常靜  惡緣無處生

應共為知識  親近者聰明

由斯不造惡  恭敬可依行

於是提婆達多。謗毀聖說。決生耶見定斷善根。但有此生更無後世。作是知已。於其徒眾別立五法。便告之曰。爾等應知。沙門喬答摩及諸徒眾。鹹食乳酪。我等從今更不應食。何緣由此。令彼犢兒鎮嬰饑苦。又沙門喬答摩聽食魚肉。我等從今更不應食。何緣由此。於諸眾生為斷命事。又沙門喬答摩聽食其鹽。我等從今更不應食。何緣由此。於其鹽內多塵土故。又沙門喬答摩受用衣時截其縷績。我等從今受用衣時留長縷績。何緣由此。壞彼織師作功勞故。又沙門喬答摩住阿蘭若處。我等從今住村舍內。何緣由此。棄捐施主所施物故。故內攝頌曰

不餐於乳酪  魚肉及以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