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前身時 名捕魚商旅
因興易進發 有仙來伴去
是真大獨覺 漏盡心無礙
我相見中間 常請受微供
隨其至宿處 為敷諸臥具
洗足奉油塗 及與為然燈
同比共為伴 虔心常供侍
徐徐既前進 得至於海際
既至於海際 我即前跪曰
大德有何緣 故來於此處
我等皆欲纏 不辭諸苦惱
入於險難處 無涯大海聚
彼言我除惱 願汝常安樂
生生備大福 多財無所乏
我即以上衣 齎持而奉施
頭麵禮敬足 虔心而右繞
彼哀湣我故 受我所奉衣
諸旅鹹瞻仰 便升於虛空
諸旅睹神通 我即懷悲惱
虔躬遙合掌 作如是發願
如是大尊德 願我常相遇
其所得妙法 願我亦證悟
當來得值佛 而得為出家
供養僧伽眾 發起大神通
由此善根故 天上常歡樂
亦生於人趣 多受諸安泰
凡是諸生處 多財大富貴
天上及人間 福德恒明朗
從初受果報 此為最後身
於拘屍那城 得為壯士子
端正極可樂 顏容無有比
人眾皆敬愛 得超大富際
希遇釋師子 無上等正覺
見已心清淨 舍俗而出家
依於竹林內 及處於山間
聲聞眾來集 而惱苾芻僧
敷設臥具故 與苾芻說過
或惱或譏誚 頻頻相嗬責
具此諸梵行 我即起悲心
時有我生盡 當為供侍者
而自常勤策 於教恒修習
證得阿羅漢 具備六神通
詣於大師所 曲躬頭麵禮
合掌前恭敬 從無上乞願
願見聽於我 供給苾芻僧
不隨愛嗔癡 慈心皆平等
大師知我意 默然受我請
即令住寺內 對諸苾芻僧
身為慈悲業 口意亦複然
供給苾芻眾 低心常敬重
來去諸苾芻 及諸道行者
我見甚歡喜 安慰而問訊
五指放光明 如然大明炬
敷設諸臥具 顯現大神通
我所有神變 苾芻欲見故
時極將幽暗 方來於我所
次複續後來 慈心悉敬重
為敷其臥具 不生恚念心
我先有思慮 我所有誓願
清淨悉成辦 今皆得圓備
此實力聖子 漏盡心自在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近將曰。具壽實力子。說業報已。次至具壽說。於時近將即說頌曰
我於往昔時 為獵者遊藪
為求害獐鹿 持弓及毒箭
尋山登峻險 夙夜常無倦
若逢禽獸時 情起殺害心
彎弓放毒箭 射斷其命根
時我持弓箭 遊行於林藪
見一大獨覺 住在於樹下
我睹彼沙門 情生大忿恚
彼無犯調寂 我以毒箭射
既遭毒箭苦 甚受諸楚痛
即於其樹下 舍有歸寂滅
我由斯惡業 命終墮地獄
經無量千歲 具受諸楚痛
地獄命既終 複受傍生趣
山中遭害死 還墮於地獄
生生恒怖畏 步步皆驚恐
夙夜饑困苦 羸瘦甚憔悴
而常逢獵師 懷害雄猛者
即以利毒箭 射我應時倒
彼見我墮地 命在身搖動
後以利刀截 分割肉將去
如是五百生 多受諸苦惱
又於某方處 為求諸食故
乃於其山下 見多大仙眾
具修諸苦行 有大神威德
我既睹仙眾 情便生慈念
漸漸心以慶 觀其大仙眾
由此發清淨 得生於人趣
遂見大獨覺 而來乞求食
我即常奉請 就家受微供
供養彼德已 合掌而發願
願我當來世 常逢此尊師
見佛生恭敬 而為作出家
得生無所畏 斷除諸有漏
由此善根故 得生於天上
又生於人趣 大富具多財
虔奉此大師 無比等正覺
既見大牟尼 舍俗歸出家
淨心既出家 深樂大師教
我證阿羅漢 具六大神通
大德而我今 斷除諸結縛
當入於山窟 方欲而受終
當有磣毒蛇 來墮我身上
此時我歸寂 是為證涅槃
諸德我思惟 先身所造業
受無量果報 所作業不亡
此近將苾芻 對大僧伽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賢子曰。具壽近將。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賢子即說頌曰
昔時極饑儉 大怖皆幽闇
時有五百人 求乞而濟活
我為眾中首 而與作導師
彼乞得食已 鹹來奉於我
或精或粗食 常濟供承我
不懷諸惡意 依我教而住
時有人在市 持煎餅而賣
我即強奪取 走出於市外
衝突向前走 餅主隨後逐
我便迅疾去 莫能擒得我
急渡於大河 一邊而安住
四麵遙顧望 不見有人來
欲餐其煎餅 多膩甚精味
我作如是念 今日應飽滿
時有大威仙 急來於我所
是大獨覺尊 諸根甚寂靜
我便作是念 貧苦最為楚
由先不修福 今獲饑窮報
今宜精味餅 奉施此沙門
寧可受饑死 不用貧苦活
便發誌誠心 深生清淨意
即持其煎餅 奉上勝福田
大師受我施 對我前而食
欲哀湣我故 便升於虛空
我即合掌禮 願我無窮報
當生大豪族 顏色得端嚴
如是大德類 願常得相遇
彼所證獲法 我亦當開悟
由此善根故 多受諸快樂
天上及人趣 端嚴甚光悅
天上及人間 受勝大王報
由斯施業故 不曾生惡趣
複由殘業報 今於最後有
得生大豪族 釋迦種望城
於此後生中 而處於人身
虔奉釋師子 無上等正覺
大德佛世尊 來過親族時
我與諸親眷 舍俗而出家
我先所有願 今皆已圓滿
證獲阿羅漢 寂靜清涼處
王種而出家 是其佛種族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賢鹽曰。具壽賢子。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賢鹽即說頌曰
拘留孫佛時 有造彼佛塔
時我為傭力 常與他雇作
作此塔之時 我頻出惡語
何用斯大塔 豈有得成期
塔宜微小作 不應廣費損
省功無憂惱 而得速成就
由斯口業故 說此粗惡言
臨終既命過 墮於地獄中
地獄業報盡 於其所生處
顏色極醜陋 人眾皆棄賤
迦攝波佛時 為雄拘羅鳥
依波羅痆斯 半道大林中
其世大明燈 苾芻眾圍繞
我出和雅音 於上右飛繞
我凡見佛眾 而行乞食時
出時及入時 常與右飛繞
由斯善根故 得生於人趣
虔奉調禦士 無上等正覺
釋迦師子法 而得為出家
證悟阿羅漢 至寂清涼處
於諸妙教中 佛記我為最
多聞持法則 善音常演暢
四眾來我所 聽聞我說法
天及諸有情 無不皆欽仰
先作善業少 為惡業極甚
今獲其果報 當知業不亡
此賢鹽苾芻 對大僧伽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蜜性曰。具壽賢鹽。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蜜性即說頌曰
昔於廣嚴側 我為猴中主
見多缽在彼 我便持佛缽
諸苾芻見唱 世尊即告曰
汝等諸苾芻 勿暍不損缽
即持大師缽 將升於大樹
滿盛白淨蜜 徐徐從樹下
捧持淨蜜缽 奉獻大導師
其中有蟲故 大師不為受
我即詣一邊 觀見而有蟲
揀擇其蟲已 還持奉大師
雖至如來所 世尊亦不受
由未作淨故 善逝不納持
我即以清水 點淨其蜜上
以大至誠心 奉施等正覺
佛舒百福臂 無比無等手
持我獻蜜缽 與聲聞眾飲
情懷大欣慶 虔躬而合掌
對此法王前 舞蹈禮已去
我願舍命後 得生於人趣
常遇大導師 恒持真妙法
由此善根故 遂獲得人身
敬奉事調禦 無上等正覺
於釋師子教 得為作出家
證獲阿羅漢 至寂清涼處
備六大神通 而此諸苾芻
猶呼我蜜性 名稱福遠聞
常受尊敬重 恒來供養我
與諸苾芻眾 遊行於人間
至於曠野處 大眾鹹遭渴
我便心起念 願令獲淨蜜
四方非人類 知我心所願
各持大蜜器 鹹來施與我
我見即便受 乃至隨意足
充滿苾芻眾 皆發勝上心
我於猴生中 為王供養故
才舍傍生趣 得踐甘露地
我先所有念 及曾發深願
虔心奉大師 所作皆成辦
此是我所念 先為善業因
今受其果報 微妙極受樂
此蜜性苾芻 對大僧伽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