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基金的投資戰術(3 / 3)

一、認購期和申購期的“時間差”

開放式基金認購期一般為一個月,建倉期卻需要三個月。從購買到贖回,投資者需要麵臨一個投資的時間跨度,這為投資者選擇申購、贖回時間點進行套利,創造了“時間差”。因此,對於偏好風險的投資者來說,隻要掌握了股票型基金的建倉特點,就能獲取較高的基金建倉期收益。

二、場內與場外轉換的“時間差”

在基金的投資品種中,有一種LOF、ETF指數基金既可以進行場內的正常交易買賣,還可以進行場外的申購、贖回,並存在多種套利機會。怎樣研究分析和把握套利時點,對投資者購買此項基金是十分重要的。

三、前端和後端收費的“時間差”

為了鼓勵基金持有人持有基金時間更長,同時增強基金持有人的忠誠度,各家管理公司在基金的後端收費上設置了一定的靈活費率。即隨著基金持有人持有基金時間越長而呈現後端收費的遞減趨勢。對於資金量小,無法享受認購期大額資金費率優惠的,不妨選擇交納後端收費的方式,作一次長期價值投資。

四、價格與淨值變動的“時間差”

對於封閉式基金而言,交易價格和淨值波動價格是隨時變動的,而且交易價格的變動和淨值的變動沒有一定的波動規律,但在交易價格與基金淨值之間卻存在一定的聯動關係。即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與淨值之間的價差越大時,其折價率就越高。這為進行交易價格和淨值之間進行套利的投資者提供了“時間差”。

總之,投資者隻要善於把握不同基金產品的特點,捕捉基金產品投資中的機會,就能因巧打“時間差”帶來獲利機會。

掌握基金贖回時機技巧

基金投資者經常被教育要“長期投資”,但是這裏的“長期投資”是以某種特定的市場狀況未發生改變為前提的。一旦情況發生了改變,我們就需要把開放式基金贖回。通常情況下,對於開放式基金的贖回時機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首先考慮換手。

1.股票型與混合型的換手

從理論上講,股票型基金是以高倉位為特征的,這樣才能在牛市中跑得更快,但高倉位的問題在於,一旦市場出現大的調整,很難留有足夠的現金在低位建倉。而混合型或平衡型基金由於倉位留有餘地,或者把倉位減下來也相對容易,在震蕩市中常常能抓住低位建倉的機會。因此,牛市轉到震蕩市時,某些平衡型基金有可能比股票型基金表現好,值得把表現相對落後的股票型基金換成平衡型。

2.偏股型與偏債型、貨幣型的換手

當市場由牛市或震蕩市轉入節節下跌的熊市時,任基金經理的能力再強,也很難掙錢。這時即使很不情願,也必須將偏股型基金轉為偏債型、貨幣型,後者也即“股市的避風港”。這在A股市場不好且境外市場也很糟糕時適用。

3. A股基金與QDII的轉換

如果A股不好了,而境外存在正處大牛市或高速成長的市場,而境內又剛好有投資該市場的QDII,那更好的選擇可能是將A股基金換成QDII。

二、考慮成熟後再贖回

在基金贖回以前,你需要考慮各方麵的因素呢。如果符合以下其中的一條,說明你選擇贖回基金的時機已經成熟。

1.你有更好的投資渠道:譬如:購房、購買汽車等家用車,或你還有其他令你贏利更高的投資項目。

2.你手裏持有的基金出現了你不喜歡的變故。譬如:分紅、拆分或擴募等你不情願的事件發生;抑或是你非常信任的基金經理辭職(變更)和調整,使你對該基金的未來產生迷茫;更或者本來非常吸引你的該基金的要素條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使基金成長的基本條件大不如前的增值或速度趨緩,或業績隨基金理財方式與方法的改變而走下坡路,這時你可以考慮將該基金轉換成其他的基金或贖回。

三、贖回時設立止損點

基金贖回時必須設立止損點。基金的止損在市場處於高位時尤其重要。如目前的A股,市場有很大可能繼續往上漲,但沒人敢說一定不會在哪一天突然崩潰,這時就要考慮對基金設止盈位了。由於基金止盈前往往已經有大額浮盈,很多基民都很難接受像炒股那樣,把止盈位設在盈虧平衡點(考慮申購贖回費用),這時可以接受的止盈點是基金現有獲利50%的位置,或是基金淨值從當前淨值下跌20%的位置,因為這時市場往往跌破1/3,大勢已去,必須贖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