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領帶

——梁實秋

在國外,打領帶西裝筆挺的傳統,大概由兩種人在維持。銀行行員與大公司行號應對顧客的職員,他們永遠是渾身上下一套西眼,光光溜溜一塵不染,係著一條顏色深沉並不耀眼的領帶。如果他不修邊幅,蓬著頭發敞著胸口,誰願意和他做交易?打上領結就可以增幾分令人愉快而且可以令人信賴的感覺。殯儀館的執事們,為了配合肅穆的氣氛,也沒有不打領帶的。

自從我們這裏發生一件兒子勒死爸爸的案子之後,即有人一見領帶就發毛。大家都梳辮子的時候,和人打架動手過招,最忌被對方揪住小辮兒,因為辨子被人揪住,就不能自由轉動腦袋,勢必被人扯得前仰後合,終於落敗。那兒子勒死爸爸,隻為了討五十元零用錢未遂,未必蓄意置人於死,可是領結是個活套,越拉越緊,老人家的細細脖子怎麼禁得起,一時缺氧,遂成千古。領帶比辮子危險能致人命。如果不係領帶,可能逃過一厄。

係領帶也沒有什麼太不好,隻是麻煩些。每天早起盥洗刮臉固定的一套儀式已經夠煩,還要在許多條五顏六色的領帶中間選擇一條出來,打在頸上可能一端長一端短,還須重新再打,打好之後,披上衣服,對鏡一照,可能顏色圖案與內衣外服都不調和,還須拆了再打。往複折騰兩次,不由人的要冒火。其實這個問題容易解決,曾聽高人指點:衣裝花俏則領帶要素,衣裝樸素則領帶不妨鮮明。懂得這個原則,自由斟酌,無往不利。當然,領帶的色彩圖案,千奇百怪,總之是要和人的身份相稱,也要顧到時地是否相宜。二十多年前有人自海外來,送我一條領帶,黃色的,純黃色的,黃到不能再黃,我一直找不到適當時機佩帶它,爛在箱底,也許過馬路斑馬線的時候係這領帶格外醒目。

人的服裝,於禦寒之外,本來有求美觀的因素在內,男人的西裝在色彩方麵總嫌單調,係上一條悅目而不駭人的領帶也不能算是過分……雄獅有一頭蓬散的鬣毛,老虎豹有滿身的斑紋斑點,人呢?一臉絡腮胡子是常惹人厭的。無可奈何,在脖子上係一條色彩分明的領帶,雖說跡近招搖,但是用心良苦。至於說領帶係頸,使胸口免受風寒,預防感冒,也許是實情,也許是遁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