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世外桃源
我國東晉時的著名詩人陶淵明一生寫了不少很好的詩歌和文章。其中,被人們熟知的“世外桃源”的故事,就是陶淵明創作出來的。
陶淵明在他的名篇《桃花源記》中,講述了這樣一個美麗的故事:一個漁人搖著小船,在河上捕魚。也不知搖出有多遠,他忽然看見了一片桃花林。當漁人來到桃花林的盡頭時,卻發現了一個可愛的村莊。村裏道路平坦,房屋整齊,有良田、桑樹和竹林;人們耕作、往來,個個都顯得無憂無慮,歡樂愉快。
村民們看見漁人,都很驚異,忙殺雞擺酒招待他。村民們對漁人說:“我們的祖先為了躲避戰亂,就來到了這裏。後來,祖先們發現這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好地方,就在這裏定居、繁衍了。”
村民們聽見漁人說,在桃花源外的世界裏,有著無數的戰亂、災難,都非常驚訝。幾天後,漁人離開了桃花源。他在沿途都做上標記,然後他找到太守,彙報了自己離奇的經曆。太守忙派人跟著漁人去尋找桃花源,可是這些人很快就迷失了方向,根本找不到桃花源了。
桃花源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它隻是陶淵明虛構的地方。可寧靜美麗、沒有戰爭和貧困的桃花源,卻是人們追求的理想社會。從此,人們就用“世外桃源”來比喻那種與世隔絕、安居樂業的地方,或者用它來比喻那種理想的社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