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什麼樣的詞帶感情色彩
我們平常說出的一句句的話都是由一個個詞構成的。因此,我們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時候,也要以一個個詞來作為意義解釋和語法分析的基本單位。
漢語中的許多詞除了具有聲音和意義之外,還具有感情色彩。這些詞凝聚了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傳達出人們的感情好惡。比如,同樣表達“死”的意思,就因為人們的感情不同而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犧牲”、“就義”、“逝世”,表達褒義色彩;“去世”、“死亡”是中性詞;“完蛋”、“斷氣”、“翹辮子”含有貶義色彩。稱呼也有感情色彩,“您”和“你”就不同,“您”是敬詞,含有褒義,“你”是一般稱呼,不帶感情色彩。
古時候的人,講究更多,他們常用含褒義的詞稱對方,叫尊稱;用含貶義的詞稱自己或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叫謙稱。如用令尊、令堂、令郎一類的詞來稱呼對方的父、母和兒子;用“仆”作為自稱,用“犬子”稱自己的兒子,用“糟糠”稱自己的妻子。
關於“糟糠”一詞,還有一段故事呢。“糟”是釀酒剩下的渣,“糠”是磨米篩下來的皮,“糟糠”自然是貶義詞了。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守寡後,看中了大臣宋弘。劉秀就對宋弘說:“人有了地位就不難找到朋友,有了財富就不難找到妻子。”宋弘卻反駁他說:“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因此,後人就把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叫做“糟糠”。
其實,具有感情色彩的詞並不僅僅是名詞和代詞中有,其他如形容詞、動詞、副詞和量詞中也有許多是帶感情色彩的。我們在運用時,一定要注意弄清楚,以免出現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