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專題三、走進生活(1 / 3)

{專家評高考作文與生活的關係}

人生思考與現代意識

——2010年高考作文題述評

吉林省教育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王鵬偉

2010年高考全國18份試卷,其作文命題旨意相對集中在人生思考和現代意識方麵,形成本年度高考作文命題的兩個亮點。

一、關於人生思考

作文源於生活,離開了生活,作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作文命題要妥善解決兩個方麵的問題:一是讓學生有話可說;一是讓學生有話要說。作文命題如果僅滿足提供一般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有話可說,而不能引發思考,則難以發揮寫作水平。曆年高考,在這方麵不盡人意。今年高考作文題在這方麵大有改觀,在引發人生思考方麵表現突出。例如天津卷作文題“我生活的世界”、廣東卷作文題“與你為鄰”,遼寧卷作文題則通過一個人成長過程的幾個片段,引導學生思考“舍”與“得”的辯證關係。

下麵以山東卷和江西卷為例,具體來談。

【山東卷】:

閱讀下麵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列夫·托爾斯泰

請根據閱讀後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題目主旨明確:人生的光明與陰影是對立統一的,光明與陰影相互映襯,才顯示出人生之美。抓住了這個主旨,文章的立意就明確了。另一方麵,這個主旨也確定了作文基調,即以超脫的心態麵對人生。提示語也印證了這一點——談“感悟和聯想”。提示語的引導作用不可忽視:“感悟”與“聯想”含義是不同的,感悟偏重哲理討論,而聯想則與人生閱曆緊密相關;也可以把二者結合起來談。這樣一來,創作空間就開放了。

高考作文的慣常做法之一是羅列生活現象,表麵看降低了難度,使考生有話可說;實際上單薄的事實材料缺乏內涵,一目了然,思考餘地和發揮空間不大,其結果是“異口同聲”。在這方麵山東卷作文題值得借鑒。

作文讓學生有話可說,這容易做到,因為命題並不缺乏生活素材;關鍵是讓學生有話要說,有表達的衝動。人們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其實,如果著眼人生感悟的話,情在理中,無論“情”與“理”都能觸動心靈。山東卷作文題出於“理”,而江西卷作文題則出於“情”,二者相映成趣。

【江西卷】

閱讀下麵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國著名歌手邁克爾·傑克遜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見過我的童年麼我在尋找我來自的世界。”童年,本應天真爛漫;童年,本應百無禁忌;童年,本應無憂無慮……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卻漸行漸遠,正從我們身邊消失。

請以“找回童年”為題寫一篇文章。

作文命題取材流行歌曲此前已經有過,但這道作文題仍使人耳目一新。青少年是流行歌曲的主要受眾,流行歌曲是其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取材流行歌曲,有利於溝通。當然,取材流行歌曲是手段,目的是著眼學生生活——他們喜歡什麼,關注什麼?傑克遜是青少年的偶像,而高考之際恰值其逝世一周年(2009年6月25日),在這個時候取材傑克遜的代表作不乏創意。其實,歌曲《童年》不過是個引子;題旨並不止於對童年的懷念,而是引發人生思考——“童年漸行漸遠,正從我們身邊消失”。題目“找回童年”不僅是一種懷念,更是一種渴望。提示語中的“本應”二字,值得深味。這個題目包含兩層意思:其一、你的童年是怎樣的?可曾有過童年嗎?其二、深層含義是,找回童年不等於“回到童年”,永遠長不大,而是要找回童真和自由(後者並不是一般考生所能考慮到的)。“本應”二字暗含著對中國教育弊端的譴責,對此早有尖銳批評:“中國教育是沒有童年的教育。”

這裏討論兩個問題,一個是“作文貼近生活”;一個是“文”“道”關係。

關於“作文貼近生活”。如上述,要明確這個“生活”是首先是學生的生活,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體驗,所思所想。從這一點來看,說“感悟生活”更為確切。其次是廣義的社會生活,這是“作文貼近生活”的應有之義。應該注意的是,二者指向不同,前者指向人生體驗,後者指向社會思考。

上述專家評議再次強調了關注生活與寫作的緊密聯係。

生活,活躍而沸騰,絢麗而又多彩,永遠是寫作的源泉,更是潛蘊著無盡寶藏的金山和銀山。多姿多彩的生活得細“讀”,齷齪肮髒的生活皺著眉頭也得研“讀”;轟轟烈烈的生活邊感受邊“讀”,平平淡淡的生活品砸不出滋味也得攻“讀”;充滿熱忱地去讀每一個瑣碎的日子,“讀”懂生活這部大書,“讀”懂人生的要義。作文與生活天然聯係在一起,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學生隻有關注生活,走進生活,熱愛生活,積極投身社會生活,才能寫出熱情洋溢、思想鮮活、感情豐富的作品來,作文也隻有紮根於生活這片沃土,才能發芽、開花、結果。

一、關注生活

(一)、名人名言

1.少年是藝術的,可以一件一件創作;中年是工程的,可以一樣一樣建造;老年是曆史的,隻能一頁一頁回憶。——劉大白

2、當你沒有空休息的時候,就是你該休息的時候。——(英)西德尼

3、人人都在生活,但是隻有少數人熟悉生活,隻要你能抓住它,它就會饒有趣味!——(俄)屠格涅夫

4、人的生活像廣闊的海洋一樣深,在它未經測量的深度中保存著無數的奇跡。——(俄)別林斯基

5、生活裏是沒有旁觀者的。——(捷)伏契克

6、相信生活,它給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書籍都好。——(德)歌德

7、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誌。-------肖伯納

8、生命不僅可以用年月計算,有時事件也是最好的日曆。------狄斯累利

9、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西塞羅

10、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更能顯出生命的價值。------海倫·凱勒

11、生命是一去不複反返的!眼前保得了的切莫要放手;一放手,你就永遠找不回來,死使你變成空人,就像那些樹木落掉葉子後的空枝一樣;終於愈來愈空,連你自己也凋謝了,也落了下來。-------高爾斯華綏

12.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過這短短的一生,就太長了。(莎士比亞)

13.幸福的鬥爭不論它是如何的艱難,它並不是一種痛苦,而是快樂,不是悲劇的,而隻是戲劇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14.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唐)吳兢)

15.不作什麼決定的意誌不是現實的意誌;無性格的人從來不做出決定。(黑格爾)

16.生命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時機從不會出現兩次。必須當機立斷,不然就永遠別要。(羅曼·羅蘭)

17.零帳怕整算。寬打窄用,有備無患。(諺語)

18.誰要是把自己標榜為真理和知識領域裏的裁判官,他就會被神的笑聲所覆滅。(愛因斯坦)

19.在這個世界上最堅強的人是孤獨地隻靠自己站著的人。(易卜生)

20.幸福對人的心靈來說是比不幸更嚴峻的考驗。人雖然能忍受不幸,但卻會被幸福所腐蝕。(泰西塔斯)

(二)、有關故事

1、人窮還是心窮

有個富人和窮人的故事是這樣說的:那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車時,都見一個窮已至極的要飯人,守在路邊。那富人開始理也不理,鄰人都說這富人心不慈善。富人說我這樣恰是慈善,他站在這要飯越是要得著,越不想去致富,因為他還活得下去,富招兒都是被窮逼出來的。鄰人搖頭,說富人站著說話不腰疼,窮人沒路,有了路自會去謀生。富人說咱試試看。第二天富人下車,走到要飯的跟前,給他三張大票,說:我最初就是300元錢做小買賣起家,現在同樣給你這麼些錢,你自己去謀力,幹點什麼吧,別在這要了。那窮人見錢眼開,滿口應諾,從此半月沒見,鄰人正以為富人這錢給對了時,那窮人把錢花完又回來了,還是站在原來的位置,伸出討乞的手。富人的車開過,從此再也不理這個窮人。

人受點窮,特別小時候生活拮據沒什麼不好,幼時苦日子能激勵人一生奮進。世上的財產永遠不會絕對平均,有富就有窮。哀莫大於心死,窮莫大於心窮。心窮透了,誰也沒辦法救你。

2、山穀的起點

一位煩惱的婦人來找我,說她正為孩子的功課煩惱。我說:“孩子的功課應該由孩子自己煩惱才對呀”她說:“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試考第四十名,可是他們班上隻有四十個學生。”我開玩笑地說:“如果我是你,我一定會很高興”“為什麼呢”“因為你想想看,從今天開始,你的孩子不會再退步了,他絕對不會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說。

婦人聽了展顏而笑。我繼續說:“這就好像爬山一樣,你的孩子現在是山穀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隻要你停止煩惱,鼓勵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會走出來。”過了不久,婦人打電話給我,向我道謝,她的孩子果然成績不斷往上升。

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穀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走進山穀的人所以走不出來,正是他們停住雙腳,蹲在山穀煩惱哭泣的緣故。

3、缺陷的意義

有一位外科醫生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發現了一連串奇怪的現象:患心瓣堵塞症的患者,心髒奇跡般地增大,好像是在努力應付心髒所帶來的缺陷;腎病患者若摘去了左腎,那麼他的右腎的生命力往往十分強盛。另外,在眼睛、肺等手術中,都是如此。

於是,醫生對此深入研究,並從病理學範圍擴展到心理學方麵。他對一所美術學院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十分之七視力不好。他又調查了100位擁有財富10000萬以上的人士,結果表明他們70%以上的人出身貧寒。

這種現象曾讓醫生困惑不解。但他在研究貝多芬生平的過程中,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妙。貝多芬的聽覺從小就存在問題,20歲開始影響正常生活,28歲已聾得十分厲害了。但他從小就喜歡上了音樂,創作力最為輝煌的時期,也是他的聽覺慢慢喪失的時候。聽覺全部喪失的時候,他接連寫出了英雄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第五交響曲……這位醫生經研究認為,一個人一旦身體上有缺陷,必然會產生一種彌補的機能與心理。如果一個人在幼時就發現了自己的弱點,隻要沒有被弱點徹底擊潰,那麼這些弱點很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達到別人無法達到的高度。有時候,缺陷對一個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十分倒黴的事,它可能是造就你的一個先行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