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材料類作文的審題立意方法(1 / 3)

近年來,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語文試卷中頻頻出現。新材料作文,不同於以往的材料作文,也不同於話題作文及命題作文,它隻是提供一段或幾段材料,讓考生從材料的整體或某一角度出發,或感悟,或聯想,或思考,並在此基礎上立意寫作。

新材料與舊材料作文寫法是基本一致的,隻不過在具體要求上略有不同罷了。舊材料作文,要求必須整體把握材料,突出抓主要矛盾,抓核心內涵,強調選擇最佳角度,寫出最佳立意。新材料作文要求全麵理解材料,但可選擇一個側麵,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突出某一側麵,強調個性化立意,重視個人見解的充分發揮。考生可寫的角度多了,思維開放了,學生發揮的空間更大了。

新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是:

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下文例題中將不再贅述這一基本要求)。

目前,學生在材料作文中的突出問題是:誤把新材料作文當作話題作文,不注意二者的區別;不能準確把握材料的中心,偏離題意;對兩則及多則材料不知如何歸納概括,常常顧此失彼。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審題。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特別是多則材料類作文正確的審題方法,提高準確把握題意的能力,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應注意的重要問題。

【請看下麵一則材料】

閱讀下麵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國最古老的納爾遜中學的大門口,有兩尊黑色大理石雕成的雕塑,左邊的是一一隻蒼鷹,右邊的是一匹奔馬。

左邊的蒼鷹代表的是一隻被餓死的鷹。它為了實現飛遍全世界的遠大理想,苦練各種飛行本領,結果卻忘了學習覓食的技巧……

右邊的一匹馬代表的是一匹被剝了皮的馬。開始的時候它嫌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磨坊主給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換到一位農夫家,仍不滿意,最後它到了一位皮匠手裏,在那兒什麼活也沒有,吃的也好,可是沒過幾天,主人就把它的皮剝了下來。

要求全麵理解材料,選擇一個角度或就其中一尊雕塑的寓意(也可兼顧),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要脫離原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深入分析,選好角度,是寫好新材料作文的關鍵

要寫好新材料作文,首先要仔細審讀材料,從中提煉出幾種可能的觀點,然後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悟,從中確定一個你認為角度最佳,感受最深,與現實的聯係最緊密的一種觀點為中心來構思作文。

(1)全麵理解材料。

材料是立意構思的基礎,是審題的第一出發點。全麵理解就是要整體把握材料,這是文章寫作之前的第一要務。

下麵以上述材料為例加以說明。

①理清對象:材料中有兩個對象:蒼鷹和奔馬。

②分析其表現:蒼鷹為實現遠大理想,苦練各種飛行技巧,卻忘了覓食的技巧,結果被餓死。

奔馬為了貪圖安逸享樂,結果被主人剝了皮。

③把握命題意圖:通過這兩種動物的悲慘命運,告誡後來人,吸取教訓,警鍾長鳴。

弄清這幾個基本問題,第一步的任務就完成了。

(2)選擇一個側麵,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一個事物,一篇文章的內容和形式也表現為多個側麵,也就是有多個分析問題的切入點。所謂“角度”就是“分析問題的出發點”,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當事人的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發現。

這則材料可選的立意角度:

關注鷹的故事:

①細節決定成敗,②實現理想需要百分之百的人生準備,③失敗隻在一念之差。

關注馬的故事:

①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和奮鬥,②人生不能隻是索取,③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兼顧兩個故事:

①生命的悲劇就在一念之差,②要全麵規劃生命等。

分析一些可選角度後就可選準其中一個,確定觀點,深入闡發。

多則材料作文在提煉觀點時,必須對所提供的各則材料,先逐則分析,再比較分析,最後綜合分析,歸納提煉出恰當的觀點。多則材料作文的難點在於,如何找準各個材料之間的內在聯係,作全麵、準確、周密的分析。

常見的多則材料類型主要有:

一、內容相同型

這種材料的特點是多則材料的內涵有相同之處。其方法是先逐則分析材料的內涵,然後比較幾則材料的內涵,找出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如:閱讀以下三則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3、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以上文字是由三則材料組合而成,在審題立意時,要找出這三則材料的契合點。第一則熟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則是《晏子春秋》上“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幾句話;第三則是成語故事“一傅眾咻”。

三則材料雖然長短不一,內容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客觀環境條件影響著事物的發展,作文時就應抓住這一共同點來立意。切忌斷章取義,如:要保持自己的本色,教育要注重方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都是偏離材料含義的。

二、內容相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