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植物神經之謎

自然界有些植物很敏感,在遇到外界觸碰刺激時,會像動物一樣做出十分快速的反應。比如含羞草在受到觸摸後,能在1秒鍾或幾秒鍾時間之內將葉片收攏。澳大利亞的花柱草,雄蕊像一根手指伸在花的外邊,當昆蟲碰到它時,它能在001秒的時間內突然轉動180°以上,使光顧的昆蟲全身都沾滿了花粉,成為它的義務傳粉員。捕蠅草的葉子平時是張著的,看上去與其他植物的葉子並無二致,可一旦昆蟲飛臨,它會在不到1秒鍾的時間之內像兩隻手掌一樣合攏,捉住昆蟲美餐一頓。眾所周知,動物的種種動作都是由神經支配的,那麼植物呢?難道植物也有神經嗎?

早在19世紀,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就在研究食肉植物時發現,捕蠅草的捉蟲動作並不是遇到昆蟲就會發生,實際上,在它的葉片上,隻有6根毛有傳遞信息的功能,也就是說,昆蟲隻有觸及到這6根“觸發毛”中的一根或幾根時,葉片才會突然關閉。信號以這樣快的速度從葉毛傳到捕蠅草葉子內部的運動細胞,達爾文因此推測植物也許具備與動物相似的神經係統,因為隻有動物神經中的脈衝才能達到這樣的速度。

20世紀60年代後,這個問題再一次成為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課題。

堅持植物有神經的是倫敦大學著名生理學教授桑德遜和加拿大卡林登大學學者雅克布森。他們在對捕蠅草的觀察研究中,分別測到了這種植物葉片上的電脈衝和不規則電信號,因此便推斷植物是有神經的。沙特阿拉伯生物學教授塞勻通過研究也認為植物有“化學神經係統”,因為在它們受傷害時會做出防禦反應。

但是也有許多學者不同意這一觀點,德國植物學家馮·薩克斯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植物體內電信號的傳遞速度太緩慢,一般為每秒20毫米,與高等動物的神經電信號傳遞速度每秒數千毫米根本無法相比,而且從解剖學角度看,植物體內根本不存在任何神經組織。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專門研究小組在研究捕蠅草時發現,反複刺激片上的“觸發毛”捕蠅草不僅能發出電信號,同時也能從表麵的消化腺中分泌少量的消化液。但僅僅據此,仍然無法確定植物體內一定具有神經組織。

所有植物都有應用電信號的能力,這已經被科學家們反複驗證。但是,因為植物的電信號都是通過表皮或其他普通細胞以極其原始的方式傳導的它並無專門的傳導組織,因此,相當多的學者認為,植物的電信號與動物的電信號雖然十分相似,但仍不能認為植物已經具備了神秘係統。植物到底有沒有神經,還有待人們進一步去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