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文台(3)(1 / 2)

路德維希一隻眼緊閉,另一隻眼大張,透過目鏡觀測著,隨意解釋了一句:“因為在200年前,一顆彗星撞擊了阿波菲斯,使得阿波菲斯改變了運行軌道,迅速向A星墜去。200年後,阿波菲斯已經極度接近了A星。在A星狂暴的高溫輻射摧殘下,以及巨大潮汐力的撕扯下,阿波菲斯瀕臨死亡,或許是明年滅亡,也可能是明天滅亡。科學家們不能斷定具體時間,隻能通過持續不斷地觀測來實時掌握情況。阿波菲斯一旦正式宣告撞入A星,那麼可能會引發A星的恒星風暴,進而產生超級耀斑或者向宇宙中噴射出巨大的物質能量流,就像火山噴發那樣噴射,又或者可以比喻成把人的動脈破開一個口子,鮮紅色的血液瘋狂湧出。有謠言說,如果那股物質能量流正好是朝我們這邊來的,那會對我們天狼星造成巨大的破壞。當然,航天局早已辟謠,指出物質能量流產生的可能性極低,即便產生了,衝擊我們星球的可能性也是接近零的。宇宙那麼大,總不可能一有災難就是衝我們來的吧。”

若莫罵了一句:“又是這種想法,真可悲。”

路德維希像看怪物一樣看著若莫,道:“難道不對嗎?我來詳細分析一下吧,即便物質能量流產生了,它可能會射向隨機方向,而且它應當是高度集中在一小塊的,就像手電筒的燈光一般,可以看做一個點,影響範圍相當有限。A星體積巨大,天狼星離A星也足夠遠。呃,你學過球麵表麵積計算公式——S=4πr?吧,那你肯定很清楚,以A星為球心,A星到天狼星的距離為半徑,那樣形成的球麵麵積會是大得堪稱恐怖的天文數字。這麼大的球麵,這麼小的像個點一樣的物質能量流,你覺得我們會那麼不幸正好撞上?”

若莫有些不快,不過路德維希說的確是實話。他絞盡腦汁地論道:“阿波菲斯的軌道、天狼星的軌道和A星中心是處於同一軌道平麵上的,那麼因阿波菲斯而出現的物質能量流也很有可能處在該平麵上,這樣的話我們受衝擊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退一萬步講,物質能量流真不會出現,我們也需要做好防備,做好各種天文事件對我們造成影響的考慮並準備相應的後手,這也是我們發展航天技術的最重要原因。200年前的彗星撞擊阿波菲斯的事件,理查德大帝是最初的目擊者之一,用的便是你現在用的這台老古董。那時他才剛登基,在看到那震撼的場景後,他突然明悟了一個道理:我們的天狼星遲早有一天也會像阿波菲斯那樣被其他體積、質量較大的星球撞擊。當時還沒有多少人相信,後來隨著我們對宇宙了解的加深,已經證實了這是真的。理查德大帝正是在得出這個結論後,才會寧可舍去皇帝寶座,也要大力推行民主製度。他認為帝製的根本是維持皇帝及其家族的千秋萬載的統治,這不能讓航天技術快速發展以造福世人,更不能帶給世界人民長久持續的安定繁榮。結果就是,一起天文事件不僅改變了阿波菲斯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天狼星人的曆史。”

路德維希十分震驚,試探性的問道:“你說的是真的?我怎麼從沒聽說過理查德大帝與這台望遠鏡有這麼一段故事?”

“我說的肯定是真的。”若莫沒有絲毫遲疑。這些內容是他小時候從他父親那兒聽來的,他對此深信不疑。細細回想,好像除了自己父親外,他真的沒有聽其他人說過,也未曾在書本上看到過相關記載。若莫結合之前他父親在黃金城中學的遭遇,真正想通了一件事:他父親了解許多理查德大帝的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這些秘密正是後來的掌權者所刻意隱瞞的,為的就是維持他們世襲的統治。這種了解也成了魏格納先生被針對的原因。他接著道:“研究宇宙,其實也是研究我們的未來。我們可以通過對其他星球的研究推測出我們的星球將來會發生什麼情況,阿波菲斯隻是其中之一。我們都知道B星與A星是雙星係統,但B星如今已成為白矮星,已經不能再進行核聚變了。我們通過對B星的研究得出A星今後必定會變成白矮星的結論。到那時,天狼星將失去生命能量之源,變得不再適合我們居住。因此,航天局才會耗盡心血製造能進行星空旅行的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