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問答無用(1 / 2)

超三維宇宙之中同樣有璀璨繁星,但因為基本法則的不同,存在形態也頗有差異,比方,接近甚至於超過太陽質量的固態行星是可能存在的。為什麼隻“可能”呢?這是因為兩者之間並沒有第三位超脫於上的觀測者或者度量標準(或許有,但尚未發現),因此大、輕重等概念根本無從作比。仙人從超三維世界投影到三維世界,理論上也就很難控製自己在三維生命觀測中的大、輕重等形態。

不過因為仙人們都是從三維世界飛升至超三維世界的,所以張祿他們投影下來,會本能地遵循自己原本的凡人形態。這是當他們圍繞著無名衛星上巨大石柱的時候,外形幾與凡人無異的主要原因——他們用來抽取石柱、破壞封印,靠的是純粹能量,而非手足,就算放大己身與石柱等高,也並不會更加方便吧,故此毫無意義。

但這位新投影而來的古仙就不同了,或許是為了威懾敵手吧,也或許隻是來得倉促,他並沒有控製好自己的外形,身形巨大就如同傳中的巨靈一般。倘若這衛星上有凡人的話,僅僅能夠見到一張幾乎覆蓋了整個宇的龐大麵孔——是名男子,臉上並無絲毫皺紋,也並未蓄須,但雙瞳中投射出來的卻是古稀老人才會擁有的深邃而蒼老的目光,並且這目光如有形質,若火燃燒。

隻可惜衛星上並無凡人,隻有張祿他們十三位仙人而已,在他們看來,身大、身,並無實質上的差別,自然也不會感到絲毫恐懼。

張祿首先得著魏強的告警:“來了。”隨即巨大的麵孔出現,同時心中又傳來隨風的話語:“就是他!”確定了這正是曾經在清玄世界現身以威脅隨風的古仙。

他還沒有想好該作何反應,就聽那位古仙怒喝道:“汝等可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事麼?!”

隨風冷笑一聲,回答道:“自然知道,我等在解除前代的封印。”

古仙似乎這才注意到隨風,不禁怒氣更甚:“原來是你!所謂自創功法雲雲,原來都是謊言,你的目的就是要解開封印!”

隨風一撇嘴:“是又如何?”

旁邊索太朝隨風擺了擺手,然後雙手合抱,向古仙致意道:“不敢請教前輩如何稱呼?”

那位古仙當即報出一個雙音節名字來,發音很奇特,仔細分辨,第一音節貌似是“定翁”的連讀,第二音節則象是“列誒”的連讀……張祿在心中轉了一個圈,暗道這發音……難道是“重黎”嗎?

《史記·楚世家》有記載:“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下,帝嚳命曰祝融……”但曆代注者,多以為重、黎非一人也,實乃兩神。《國語·楚語下》雲“絕地通”事,就:“顓頊……乃命南正重司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複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通’。”

所謂“絕地通”,當然就是封印地球之事留存在先民記憶中的殘片所衍化而成的神話故事了。根據記載,下令的神仙是顓頊,身為上之主,也可以稱為“帝”,與其他各類帝——比方黃帝、炎帝、帝堯、帝嚳等等——可能是承繼關係。張祿懷疑,正是因為“帝”的名號得傳,後來才演變出了神之主的概念,進而又成為人世之君名號(皇帝)的一部分。

發號施令者是帝,執行者則為重和黎——也有是羲與和,孔穎達“羲是重之子孫,和是黎之子孫”——起碼有這兩位。但是張祿通過昌意、嫘祖的記憶,知道了封印地球是一群仙人共同動手的,帝雖為集群首腦,卻也並非可以獨斷專行的上帝王,而實際操作者也絕非兩三位古仙而已。

從來破壞要比創造容易,倘若當年隻有兩位古仙就能設下如此龐大、精細的封印,而張祿他們得聚集了十多人才能將之破除,那還不如早早買塊豆腐撞死算了。

至於具體參與封印地球的古仙的數量,在昌意和嫘祖的記憶中都很模糊,起碼也得十名以上。這個重黎或許是帝黨中非常重要的成員吧,也或許他在剿滅羲、媧的過程中與地球凡人有所接觸,所以才會留下名字來——雖然大多數情況下被訛誤為南正和火正兩個人。

張祿不禁想起來一個古老的笑話:“堯舜是一人是兩人?澹台滅明是一人是兩人?”臉上不禁浮現出了淡淡的笑容。

隨即聽得索太畢恭畢敬地道:“想必前輩就是這封印的設置者之一了。當日的情形,我等都已然大致打探明白,你們設置此封印並無不妥,但時移事易,到了今,再把地球修仙飛升之途徹底封鎖起來,對於界並無好處,因此我等才聚會於此,破解封印——還請前輩體諒下情,進而相助一二。”

重黎聞言,不禁眉頭深鎖,頓了一頓,這才開口問道:“你等果然了解了我們當日封印地球的緣由了麼?”

索太答道:“地球人本是伏羲、女媧所造,開辟仙途,送彼等飛升上,但彼等不遵仙家之德,率先攻擊同類,因此前輩才將之剿滅,進而封印地球——是這樣沒錯吧?”

重黎先是點頭,隨即又搖搖頭:“若僅僅攻擊同類,隻誅首惡便可,不必要封禁彼等來源之處。但彼等身上,實有龍族精魄,且能吸人能量、意念,若不封禁,隻恐禍害界,因此我等才封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