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恐龍活到今天,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為哺乳動物的人類不可能出現在地球上。
三角龍的後代,生活在北美大草原上。
樹爪龍的祖先是白堊紀末的一種小型肉食恐龍,皮膚上長有斑點,如迷彩服一般。
食蜂龍是樹爪龍的表兄弟。長有窄長的硬嘴,能深深地伸進蜂巢中,將巢中的野蜂吃掉。
翼龍的後代則完全適應了南大洋冰涼的水中生活。身體已變成流線形,皮下長有厚厚的脂肪層,樣子有點像企鵝。
虛骨龍類後代的形態也有了很大的改變,身體成了流線型,尾巴隻有不長的一小段,四肢變短,能在沙漠裏打洞。
虛骨龍的另一類後代,它的前肢退化了,後肢還保留著,但已變得很短。它的體形像個大蚯蚓,在沙中鑽洞,以撲食小動物為生。翼龍的後代,翅膀由皮膜構成,與已絕滅的祖先相似,但頭與哺乳動物完全相同,以捕食小動物為生。
似雞龍們的雙翼已退化得很小,不能飛翔了。後肢變得長而健壯了,能像鴕鳥一樣大步流星地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