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部五百一十八卷五十帙。
大乘釋經
二十一部一百五十五卷一十五帙大智度論一百卷(或一百一十或七十)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自一十帙計二千一百五十五紙 [聖][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十地經論十二卷(或十五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等譯。
自一帙計二百五十紙 [穀]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六卷(或六卷或七卷或十卷) 元魏三藏菩提留支譯大乘寶積經論四卷 元魏三藏菩提留支譯寶髻菩薩四法經論一卷 天親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譯。
上三論十一卷同帙計二百二十四紙 [傳]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亦雲能斷金剛論) 唐三藏義淨譯金剛般若論三卷 隋三藏達摩笈多譯佛地經論七卷 唐三藏玄奘譯。
上三論十一卷同帙計一百七十紙 [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 天親菩薩造 元魏菩提留支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三卷 無著菩薩頌 世親菩薩釋 唐三藏義淨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二卷(亦雲功德論) 功德施菩薩造 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二卷(一名伽耶山頂經) 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妙法蓮華經論一卷 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譯。
上五論十一卷同帙計一百七十九紙 [虛]法華經論二卷(初有歸敬頌者或一卷) 元魏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共曇林等譯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四卷(或三卷成) 元魏菩提留支譯涅槃論一卷(略釋涅槃) 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沙門達磨菩提譯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一卷(釋涅槃一頌)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遺教經論一卷(新遺教經)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無量壽經論一卷 婆藪槃豆釋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三具足經論一卷(有釋論無經本) 天親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譯轉法輪經論一卷(有釋論無本經)
天親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譯。
上八論十二卷同帙計一百六十五紙 [堂]。
大乘集義論
七十六部三百六十三卷(十五帙)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玄奘譯
一十帙計一千八百七十五紙 [習][聽][禍][因][惡][積][福][緣][善][慶]顯揚聖教論二十卷 無著菩薩造唐三藏玄奘譯
二帙計三百三十八紙 [尺][璧]瑜伽師地論釋一卷 最勝子等菩薩造唐三藏玄奘譯顯揚聖教論頌一卷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玄奘譯王法正理論一卷 彌勒菩薩造唐三藏玄奘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玄奘譯。
上四論十卷同帙計一百四十九紙 [非]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 安慧菩薩糅釋上集論 唐三藏玄奘譯中論四卷 龍樹菩薩本梵誌青目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上二論二十卷二帙計三百五十九紙 [寶][寸]般若燈論釋十五卷 龍樹菩薩本 分別明菩薩釋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十二門論一卷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十八空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百論二卷 提婆菩薩造 婆藪開士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廣百論一卷 聖天菩薩造 唐三藏玄奘譯。
上五論二十卷二帙計三百六十六紙 [陰][是]大乘廣百論釋論十卷 聖天本護法釋 唐三藏玄奘譯。
自一帙計一百一十三紙 [竸]十住毗婆沙論十五卷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菩提資糧論六卷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