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完結篇(六)(1 / 2)

不好意思,上一章有一個地方沒有講明白,特地在這裏解釋下。關於清婉,其實隻是僅僅在宋墨房中待了一晚上而已,不過卻造成了葉子衿的誤會。宋墨以為廣陵死了,心灰意冷,喝了很多酒,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注意到一個小丫鬟了。

完本時間確定下來了,就在後天。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子夜的新書《棄婦再嫁》。

*********

有很多事情,必須要兩個人一起做,比如吵架,又比如,相愛。

這一點,杜子寧可謂體會至深。

小時候隻覺得父母間流淌著溫情脈脈,到長大後,漸漸明白,那或許就是傳聞中的愛情。

至於為何說是傳聞中,那是因為十八年來,他還從未經曆過,那個叫做愛情的東西。

偶然有一次,他在父親的書房,看見一幅畫,藏得有些隱秘,上麵卻是一首詩:重按清音上玉京,一笛風月幾傾城。那年醉笑別君去,天下無人解此聲。杜子寧看了許久許久,直到父親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他的身後。

他猜想這首詩一定在作在他母親出現以前,或者是他們還未成婚以前。

因為這首詩,是如此的寂寥,隱隱又有些懵懂。或許這便是當年父親的心境,隻可惜他長了這麼多年,連這一份悸動,也不曾擁有過。倒也不覺得失落,隻是偶爾一個人時,覺得有些寂寞。

隨著光陰流轉,自己的父親杜懷瑾,開始不厭其煩的催促自己娶妻。原因卻不是為了傳香火如此簡單,而是因為他想要帶著母親去遊曆這大楚朝的大好河山,而自己久久不婚娶,這家族瑣事,始終壓在了母親肩頭,無人可以取代。

屢屢見父親板著一張臉,杜子寧唯有苦笑,雖然心中不斷嘀咕,這個人當初不也到了二十歲上下才娶妻?不過這話是萬萬說不得的,與父親俊美的相貌齊名的,還有這個人深不可測的性子,若是一句話惹惱了他,那可真是生不如死。

在這一點上,杜子寧的體會明顯要比其他毫無知情的人深刻的多。

是以,對於自己的父親,可以玩笑,但絕對不可以得罪,否則……

臨了臨了,也隻能深深感歎一句,人生真是經不起一步踏錯。

這天,他隨著母親去寺裏上香,本不想離開,然而在父親頻頻眼色下,隻得尋了個由頭,知趣的出去了。母親尚不知所以然,笑意瑩然的挽留他吃些素菜。隻說這裏的素菜做的格外合口味,一抬眼見父親的臉色越發的難看,似乎若再不出去,隻怕下一刻就要血濺當場。

再不敢多留,飛一般的奔了出去。

忍不住暗自嘀咕,都老夫老妻了,還來這麼一套……

扶著梧桐樹,微微歇了一口氣,百無聊賴的轉動著眼珠子,正尋思著做些什麼打發時間,就見不遠處七八個丫鬟婆子,簇擁著一個身著鵝黃色小襖的女子款款前來。杜子寧連眼皮也沒有抬一下,這麼些年,他見過的絕色女子,實在是數不過來。上到皇帝的女兒公主,下到綺夢樓裏的歌女,哪一個他沒有見過?

說起公主,那脾氣可真是……

明明是青梅竹馬,見了麵,卻如同老鼠和貓兒一般。若不是看在他是自己堂妹的份上,真不想再踏入宮門半步。當然,若沒有她身邊的宮女每天來催促的話,那也是一件樂事。這樣想一想,杜子寧原本明麗的心中,出現了些許陰霾。

隻是還未等他回過神來,就聽見一陣尖銳的叫聲:“小姐,小姐,這裏有個男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小丫鬟,用看怪物一般的眼神看著他,甚至渾身發抖。杜子寧上上下下打量了自己一番,絲毫不見有什麼不妥。心安理得的回望了那群人一眼,漫不經心的吹了個口哨,繼續發呆。

那群人顯然是第一次見到他這樣的人,臉色大變,為首的丫鬟三步做兩步衝上前來:“你是哪裏來的野男人,也敢來覬覦我們小姐?”從小深受父親影響,杜子寧的性子可以算得上是散漫不羈,更兼他這樣的,什麼女人沒見過?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可笑的情形,自己又不是洪水猛獸,也值得這樣害怕?

眼看著那幾個丫鬟將那穿著鵝黃色小襖的女子團團圍了起來,杜子寧暗笑不已,活動了下手指關節,發出了幾聲清脆的聲音。他當然不是想要動手打人,不過是想要嚇唬嚇唬這群大驚小怪的女人罷了。

果不其然,這群女人在見到他的這副架勢後,臉色刷刷變得慘白。

杜子寧正欲轉身瀟灑的離開,就聽見一道清麗的聲音,“登徒子,是不是想打架?”杜子寧不由回頭,就見被團團圍住的女子撩開眾人,雲淡風輕的走到了他跟前,直視著他,淡淡道:“看來是得受些教訓了。”她說這句話時,就如同問人今天是否用膳一樣的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