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保壽開堂。三聖推出一僧。(萬人眾前。不得不恁麼)壽便打。(據令而行)聖雲。恁麼為人。非但瞎卻這僧眼。亦瞎卻鎮州一城人眼去在。(臨濟猶在)壽便歸方丈。(兩箇弄泥團漢)雪竇拈雲。保壽三聖。雖發明臨濟正法眼藏。(那裏得這箇消息來)要且隻解無佛處稱尊。(討什麼椀)當時這僧若是箇漢。纔被推出。便與掀倒禪牀。(便打)直饒保壽全大機用。也較三千裏(你已在萬裏崖州)。
第二代保壽參前保壽。令參父母未生已前。如何是你本來麵目。如此數年。不能省悟。一日別保壽行腳去。壽雲。汝且住當有證入。令作街坊。忽於閙市中見二人相爭。一人勸雲。你輩得如此無麵目。壽於言下大悟。後前保壽遷化。祝三聖雲。且令作山主。住十年始得開堂。後三聖作請主令開堂。開堂日。三聖推出一僧。保壽便打。且道他古人意在什麼處。三聖雲。恁麼為人。瞎卻鎮州一城人眼去在。此處又作麼生。禪和家。也須子細試去體究看。莫是保壽不會便歸方丈麼。是何道理。看他悟底人。爪牙逈自不同。後來僧問萬裏無片雲時如何。壽雲。青天也須喫棒。臨濟遷化。三聖作院生。濟雲。吾滅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聖雲。誰敢滅卻和尚正法藏眼。濟雲。忽有人問汝。作麼生祇對。三聖便喝。濟雲。誰知我正法眼藏。到這瞎驢邊滅卻。後僧舉此語請益風穴。穴雲。密付將終。全主即滅。復雲。隻如三聖一喝又作麼生。穴雲。可謂入室之真子。不同門外之遊人。臨濟一宗。風穴親承。不同小小。後來南禪師道。百丈耳聾猶自可。三聖瞎驢愁殺人。看他從上宗風。豈是規模聞聽得來。須是桶底子脫相似。大用現前。始有如此作略。雪竇自蜀出峽。先見北塔。一住十年。已有深證。離北塔。到大龍會中。作知客亦多時。大龍一日上堂。師出問。語者默者不是。非語非默更非。總是總不是拈卻。大用現前。時人知有。未審大龍如何。龍雲。子有如是見解。師雲。這老漢瓦解冰消。龍雲。放你三十棒。師禮拜歸眾。龍卻喚適來問話底僧。師便出。龍雲。老僧因什麼瓦解冰消。師雲。轉見敗闕。龍作色雲。尀耐尀耐。師休去。雪竇後行腳到南嶽。舉似雅和尚。雅雲。大龍何不與本分草料。師雲。和尚更須行腳。後大龍小師。在浙中相見。謂曰。何不與先師燒香。雪竇雲。昔僧問先師。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先師雲。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我誦此因緣。報他恩了也。後到洞山聰和尚處。又參大愚芝。芝嗣汾陽昭。雲峰悅承嗣芝。悅與雪竇遊從最久。久參臨濟正法眼藏宗旨。雪竇最得芝和尚提誨。所以雪竇會臨濟宗風。雲峯悅知雪竇不嗣芝。一日與遊山特去勘他。問雲。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草。觸目未甞無。臨機何不道。雪竇拈起一莖禾示之。悅不肯雲。夢也未夢見在。雪竇雲。你不肯即休。雪竇知臨濟下宗風。所以如此。拈因這緣道。保壽三聖。雖發明臨濟正法眼藏。要且隻解無佛處稱尊。當時這僧若是箇漢。纔被推出。便與推倒禪牀。直饒保壽全機大用。也較三千裏。敢問諸人。隻如保壽打這僧。是全機不是全機。隻如雪竇道。這僧當時若是箇漢。纔被推出。便與掀倒禪牀。當時若便掀倒禪牀。被保壽劈脊便棒時又作麼生。到這裏須是頂門具眼。方可見得他。若未能如此。也須退步體究看。是箇什麼道理。
第十六則無業妄想
舉僧問無業國師。如何是佛。(可[日*煞]新鮮)國師雲。莫妄想。(蒼天蒼天)雪竇拈雲。塞卻鼻孔。(知他死來多少時也)僧又問如何是佛。(第二重公案)國師雲。即心是佛。(滿口含霜)雪竇拈雲。拄卻舌頭(啞那)。
無業國師。商州上洛人。母聞空中曰。寄居得否。覺乃有娠。生而有光滿室。出家後講經律。並涅槃般若等論。及見馬祖。祖器之。乃問巍巍堂堂其中無佛。師於是問曰。三乘等學。某粗知其旨。常聞禪門即心是佛。實未能曉。祖雲。即今未曉底心即是佛。更無別佛。又問如何是祖師密傳底心印。祖雲。大德正閙在。且去別時來。師纔出。祖召大德。師回首。祖雲。是什麼。師便頓悟。乃禮拜。祖雲。跺跟阿師。禮拜作什麼。雲居錫雲。什麼處是汾州正閙處。後來答話。隻雲莫妄想。如此者二十年。一日院主雲。和尚休得也未。他即雲院主。主應之。他雲這回休得也未。直至死。亦隻雲休得也未。若道禪真箇有一句教人端的參。如問佛問祖隻一般。答何故一百箇。答做一百般。隻這無業老漢。也大漏逗。雪竇下一句語。極有作略。如何是佛。他雲莫妄想。雪竇雲。塞卻鼻孔。如何是佛。雲即心是佛。雪竇雲。拄卻舌頭。正當恁麼時。舌頭又拄卻。鼻孔又塞卻。還有轉身吐氣處也無。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