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初戰(二)(1 / 2)

練了幾個球,裁判看雙方準備的差不多了,便示意比賽開始。楊洋猜到先發球權。他站在側身位,抬眼看了看黑小子的站位,半蹲,注視著手中的乒乓球,左手一揚,向上拋球20厘米,右臂後拉並外旋,待球下落到與網高時,前臂加速向左上方揮擺,腰部配合向左下方轉動,前臂、手腕和手指一起用力擊球中部向左側下方用力摩擦球的側下方。乒乓球沿著一條詭異的弧線越網而過,直奔黑小子反手小三角處。

黑小子開始時還滿臉笑意,一看到這個球過來才嚇了一跳。這角度也太刁了吧?上轉下轉?這小子出手太快,沒看清楚。這時候哪容他多想,轉眼球就到了近前。沒辦法,蒙一板吧。黑小子將手伸到台內,球拍略後仰,迎著來球向下搓去。隻覺手上一鬆,就見乒乓球彈起老高,斜斜地向自己的正手邊線飄去,“啪”的一聲,掉在了地上。楊洋發的是側下旋,黑小子當做下旋球接的,結果吃了側轉,球直接出界了。

旁邊圍觀的人不禁發出了一陣驚呼。這個球發的,角度極刁,直接拐到了反手小三角;弧線低平,堪堪擦網而過;而且看對手的反應,旋轉也是很強。一時間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楊洋的身上,這小子,深藏不露啊,這才幾天,就練出了這樣的水平,看來今天取勝有希望啊。

隨著這個球的發出,楊洋開賽時那種胸悶憋氣,心髒都要跳出來的感覺一下子就消失了,身體也輕快了許多,腦子也轉起來了。看到對手將球接出界,剛想鬆口氣,不過馬上就反應過來。這才是第一個球呢,比賽還早著呢,可不能放鬆。看了一樣滿臉錯愕的黑小子,楊洋心裏暗笑:小子,這才剛開始,厲害的還在後麵呢。

側身位,半蹲,幾乎同樣的動作,這次發出來的球卻直奔黑小子正手位底線而去。黑小子還沒從剛才那個球中緩過神來,注意力還放在反手呢,突然見來了一個正手直線球,連忙跨步去救,不過還是晚了半步,乒乓球以一去不返的氣勢,幹脆的掉到了地上。這次更糗,連球都沒碰到。

楊洋一看,心中更樂了,原來你小子也是個光說不練的假把式啊。他揀起球來,按著平時訓練時的順序:反手底角、正手小三角、右麵偏正手位,發得那叫一個行雲流水。黑小子如救火隊員般左右奔跑,但由於實在摸不清楊洋發球的套路,接球不是下網就是出界,竟然沒有一個成功。轉眼之間,比分到了5:0。

(黑水注:當時的比賽還是21分製,發球時每人發5個球,然後換發。正式比賽一般為5局3勝製。乒乓球每局21分製改為每局11分製是在2001年9月1日開始實施,雙方每人發2個球,正式比賽改為7局4勝製。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也承認,改製的目的就是為了限製中國隊的優勢,給其它國家選手更多的機會,但結果反而是其它國家對新規則適應較慢,中國隊則憑借其強大的教練水平和技術積累,優勢越來越明顯,這就實非國際乒聯的本意了。)

圍觀的人已經瞠目結舌了,如果說第一個球隻是讓人們對楊洋的看法有所改觀的話,那接下來的幾個球完全可以作為業餘發球的教科書來看了。角度刁鑽,落點出人意料,即使很多以手感好著稱的老球油子,也不得不歎為觀止。別看楊洋這個小家夥平時不顯山不漏水,打起比賽來還真有一手。就憑這手發球,在業餘水平裏也可以橫掃一片了。

楊洋表麵不動聲色,心裏卻是樂開了花:哈哈,原來打球也不難嘛,半年的發球沒白練,這麼管用啊。抬眼看看對麵滿臉通紅的黑小子,楊洋心裏那個樂啊,如滔滔江水…(此處省略500字)

黑小子現在都快爆了。自學球以來,他還沒打過這麼憋屈的球。5個發球全吃了,都不用對手打第二板,這種恥辱讓一向高傲的他不禁火冒三丈,尤其是看到楊洋那故作矜持眼神中卻怎麼也掩飾不住的得意,聽著周圍人的讚歎,他感覺自己像是馬戲團裏的猴子一樣讓人戲耍。

狠狠的拿過球來,黑小子瞪了一眼楊洋,小子,你把我惹急了,今天咱倆沒完。深吸一口氣,黑小子拋球、拉手、腿部、腰部配合手腕加力,標準的下旋發球姿勢,整個動作無可挑剔。不過大家剛才看到了楊洋的驚豔表演後,明顯對這種中規中矩的發球失去了興趣。連對麵的楊洋都邊看邊咕噥:就這水平,是個人就會發,一點看頭都沒有。哪像我的發球,一出手就驚鴻一現,震驚全場,看來我還真是有點兒打乒乓的天賦呢…

正在無限的YY中,對麵的球已經過來了,下旋台內短球。不得不說黑小子雖然發球姿勢一般,但發過來的球,不論旋轉、速度和角度都恰到好處。黑小子也有自己的打算,在不知對手虛實的情況下,第一個球還是穩妥一點,發個下旋不給對方直接搶攻的機會。

楊洋看著來球,腦子裏想著老陳教的如何接下旋球,但手上的動作明顯跟不上腦子的運行。腦子裏想的很清楚,但是就是沒法反應到手上。眼睜睜看著球來碰到自己的球拍上,“啪”的一聲,反彈回去,“嗤”的一聲,球下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