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球,楊洋對張岩的發球判斷失誤,直接把球搓下了網,這樣3:1,楊洋領先第一個發球輪。
第二輪發球,楊洋卻改變了戰術,發起了正手高拋球。張岩明顯不適應,兩個接球不是下網就是回了個半高,被楊洋拍死,這樣楊洋以5:1的比分領先。
四周的魯電俱樂部隊員一陣叫好,張岩卻是不動聲色,拿毛巾擦了擦額頭,步法沉穩的又回到了場上。
兩人再次交手,楊洋明顯感到了對手的變化。原本穩紮穩打的技術開始變得難以磋磨,出手也越來越果斷,雖然這樣打,對手的失誤急劇增加,但是帶給楊洋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使楊洋不敢放手進攻,得隨時提放著對手的突襲。
兩人在台內擺短時,張岩搓出了一個半高球,楊洋上步就是一板正手扣殺。好個張岩,快步退到反手位,蹲地側身,竟是正手中台反拉。球過來之後弧線又長又急,直奔楊洋的反手而來。楊洋反手擋了一板,同時迅速退台,準備防守。
這個球,楊洋回得有些高,張岩起身後上步到了台前,正手外撇著拉了一板直線,球帶著向外拐的弧線向這楊洋的正手位邊線之外飛去。楊洋交叉步到了正手,奮力將球擊回。張岩則是略退半步,等球到了近前,才又正手打了楊洋的一板反手斜線。一般人這個球就應該放棄了,但楊洋的步法,先是曆經老陳的“魔鬼訓練”,又偷師郭少華的“淩波微步”,確實非同一般。隻見他須臾間就到了反手位,也不停歇,反手稍扣,半轉身直接攻球,竟是現在很少見到的直板反手攻。
不過張岩也非等閑之輩,見來球甚急,也不慌張,待球勢落台後稍緩,一板正手撇斜線。楊洋也不甘示弱,立馬跨步到了正手位,一板中台快攻直線。不料張岩早就等在了正手位,一板發力打回頭讓楊洋望球興歎。
這個精彩的回合球讓周圍看球的隊員都禁不住起身鼓掌,張岩也憑借著這個來球把比分追成了8:8平。
關鍵時刻,楊洋反而放鬆下來,在原地蹦蹦跳跳的,腦子裏想著戰術。既然你打的出色,我就打得比你還出色,怎麼也要把你這股勢頭壓下去。
楊洋發球,張岩正手搶攻斜線。楊洋正手加力扣殺,張岩則是退後一步,在側身位拉球與楊洋抗衡。幾個回合之後,張岩主動變線到楊洋的反手直線,同時向球台中間移動,準備進攻。楊洋一見球到了自己的反手位,這次沒有用反手攻,而是重心下沉,用背麵拉了一板“直拍橫打”,球直奔張岩的反手位而去。張岩一看對手的回球出乎意料,情急之下反手直接打了一板反手攻,球在網上彈了一下,出界了。
下個球,楊洋打得更是堅決。先發個長球到張岩的正手位,等他把球拉起之後,直接上手打弧圈。球過去之後又快又急,壓著球台邊線飛了出去,張岩對這個球也是一臉的無奈。
接下來張岩發球,楊洋側身用正膠將球拉起,張岩正手快帶一板直線。楊洋在角度很大的情況下,中台發力打了直線,張岩故技重施,正手輕輕一帶,把球帶到了楊洋的反手位。不過這回楊洋可有了準備,直接一板反手發力攻直線,迫使張岩將球回到了自己的正手位半高球,他則抓住機會正手加力扣殺。張岩防守不及,隻得破釜沉舟的中台發力反拉了一板。球直接飛出了底線,被近前的楊洋一把抓住。
楊洋拿下這一分,隻覺得渾身戰意勃發,禁不住攥著球,揮臂衝張岩大喊一聲,發泄著自己的情緒。
楊洋這一喊,卻是讓全場的人都是一愣。在這個年代,唐國乒乓球選手講究的是比賽風度,即使輸了球,也要笑嗬嗬的祝賀對手的勝利,所謂的“大國氣量”,即是如此。很少有見運動員在場上發泄自己的情緒,更別說向對手揮拳挑釁了。不明究竟的一眾省隊人員對楊洋怒目而視;而對楊洋知根知底的魯電俱樂部眾人,則是愣過之後,感覺到一股從來沒有過的戰意和暢快,禁不住紛紛起身,為楊洋加油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