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經下班了的國家體育總局大院裏一片寂靜。這裏是北京市少有的純歐式建築,整體設計是由國外頂級設計師完成,充滿了流線型和活力。很多遊客都慕名來此參觀拍照,也成為了北京一景。
在依舊亮著燈的一間房間裏,一個人正默默的站在窗台,欣賞著北京黃昏的景色。房間內一邊的玻璃櫃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獎杯,浩浩蕩蕩的竟占滿了整麵牆。如果是讓國家足球隊的教練看到,估計會羨慕至死,畢竟這麼些年來,足球隊連一次國際比賽的冠軍都沒拿過。
“咚咚咚”有人敲門,窗邊的人好似沒聽見一樣,沒有反應。門被輕輕的推開了,一個人走了進來,站在屋子中間裏,同樣沒有說話。
窗邊的人依依不舍的又狠狠看了幾眼窗外的景色,這才轉托頭來,問道:“都安排下去了?”
“是的,按照您的吩咐,二隊已經開始了實驗。”
窗邊人沒有了聲音,房間裏一片難言的寂靜。過了一會兒,房屋中間的人卻問道:“難道沒有其它辦法了嗎?”
“其它辦法?”窗邊人輕笑一聲,“我何嚐不想有其它辦法?隻是現在這種情況,還能有什麼其它辦法?”
房屋中間的人沉默不語,窗邊人繼續說;“你還不明白嗎?現在的國家隊就像這夕陽一樣,雖然美好,但是畢竟近了黃昏。是日落西山還是旭日重生,就看現在我們怎麼做了。至於將來如何,誰又能看的清呢?”
這兩天訓練基地中的氣氛忽然變得緊張起來,原因很簡單,一年一度的國家二隊選拔賽將在一個月後進行。由於國家隊在日本慘敗,加上眾多老將的退役,國家隊重組已是勢在必行。因此這屆選撥賽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很多人都想看看,新一屆的國家隊到底會招收那些人員。
本次比賽和以往一樣,還是各省隊或訓練基地選拔出優秀選手,再集中到北京進行淘汰賽,前八名可以直接進入國家二隊。
為了公平起見,王磊宣布隊內選拔賽采取“大循環比賽”的形式。所謂的“大循環”比賽,不同於世乒賽的賽製,是所有球員相互之間都要進行比賽,最終根據成績確定最終名次。這對運動員的精力和體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最能檢驗球員整體水平的比賽。而且由於唐國隊的整體水平高,隊員之間水平相差不大,因此在“大循環”比賽中奪冠的難度要遠遠高於世乒賽,即使很多世界冠軍,也從未在國家隊的“大循環”比賽中奪冠。
很快就到了“大循環”的日期,王磊和各主管教練宣布了對陣形式後,各人就開始了捉對廝殺。這次的比賽,對基地內很多年齡偏大的球員來說是最後的機會,如果不能順利出線,接下來的機會就很少了。因此一眾“老將”都是拚盡了全力,比賽打得精彩紛呈。
楊洋由於年齡小,晉級的壓力並不大,所以打得很是輕鬆。前五輪一過,他以五戰全勝的戰績與張岩並列第一,第六輪將是兩個人的正麵對決。
張岩看著球台對麵的楊洋,心裏感歎不已。雖然經過這一陣的共同訓練比賽,兩人已經成為了朋友。不過對於上次對決中的失利,他心裏一直耿耿於懷。今天,就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機會。
兩人彼此之間都很熟悉,上來之後便直接開始了正麵對決。張岩先是利用左手執拍的優勢,發了一個楊洋的正手大角度。左手發這種球,一般很容易開始打出角度。不過楊洋對於這種球,並不懼怕,一個跨步到了正手,拉了一板張岩的斜線。
張岩大角度側身搶攻,由於角度原因隻能打到楊洋的正手。楊洋早在正手等著了,直接一板輕挑回到了張岩的正手位。張岩救球不及,先丟一分。
下個球張岩轉換了戰術,一個直線球發到了楊洋的反手位。他的這個發球,緊緊壓著球台的邊線而來,速度極快還略帶外拐,如果是不熟悉的對手,很容易就吃虧。
楊洋雖然早有防備,但來球速度實在太快,楊洋反手攻直接下網,兩人戰成了1:1平。
輪到楊洋發球,幾天的時間,又讓他磋磨出了新的東西。隻見他手腕內扣,正手呈勾形,竟是極其罕見的“鏟式發球”,這種發球,以動作如鏟子而著稱。動作小而隱蔽,可以用相同的動作發出旋轉不同的球來,而且旋轉弧線與一般發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