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麵無私的包文正被老百姓稱為包青天,戲文裏唱包大人日審陽,夜審陰,能明斷陰陽兩界疑案。這自然都是民間傳說,包大人是人不是神,他不光不能下陰間斷案,有一回反倒差點上了鬼的當。
話說北宋年間,開封城內秀水胡同有個年輕人叫薑海,他為人忠厚老實,他的媳婦李氏貌美多姿,小兩口恩恩愛愛,日子雖不富裕,卻過得十分甜美。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一天夜裏,薑海突然被人殺死在一條深巷中。
接到報案,包大人親自帶人趕到現場勘察。薑海倒在牆根下,胸前插著一把刀,身下淌了一大攤血。包公見死者衣裳完整,懷內的一點碎銀幾個銅錢都在,又了解到薑海平素不多言不惹事,人緣挺好,就基本排除了劫財殺人和仇殺的可能。
包大人詢問李氏,李氏悲痛欲絕,什麼都說不出來,隻磕頭出血地求包大人為夫報仇申冤。包大人又向鄰居們了解李氏為人,鄰居們都誇她是個賢惠女人,又都可憐她命不濟,年輕輕就做了寡婦。
包大人回府後,仍叫差人明查暗訪。兩天後,跟薑海家住得不遠的樵夫劉山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薑海出事那晚,劉山關院門時,看見正要回家的薑海被街對麵的王大官人叫走了。
王大官人名叫王財,家中豪富,本人貪淫好色,為富不仁。包大人把他傳到府衙後,見這王財三十多歲,細皮白肉,長得也還周正,隻是一雙眼睛閃爍不定,透著心虛和狡詐。王財先是矢口否認那晚見過薑海,劉山上堂做證後,他又慌亂改口,說是那晚想雇薑海到他家店裏當夥計,因為薑海突遭橫禍,他怕落嫌疑,故而說了假話。包大人又問王財跟薑海說完事後,是幾時回的家,王財想想,說是酉時。包大人又叫王財辨認那把殺死薑海的解手刀,王財更顯慌張,卻堅決否認刀是他的。
包大人認定王財殺人嫌疑很大,就把他暫押監中,又派人到王財家查證。結果王財家的門房說那晚王財是快半夜了才回去的,而且還喝了酒,王財的仆僮則認出那把殺人凶器正是主人的。
贓證俱全,王財仍然不肯認罪。包大人大怒,喝令動刑。那王財是少爺胎子,什麼福都享得了,卻是丁點兒的罪受不得,剛一動刑便連聲慘叫:“哎喲爺爺呀,我招、我全招……”
原來王財看到李氏貌美如花,心生邪念,幾次趁薑海不在家時前去調戲,都遭到了李氏的反抗,還被李氏抓破了臉。那李氏知道惹不起王家,也未告訴丈夫,隻是從此關緊門戶,處處小心。可王財卻賊心不死,他玩過女人不計其數,可越是夠不到手的果子,越吊王財的胃口,為了把李氏弄到手,他決定除去薑海。那晚他謊稱要雇薑海到他家鋪子裏當夥計,然後把薑海拉到小酒館裏灌醉,出來時趁夜深無人,在僻靜處用隨身攜帶的解手刀把薑海殺死在深巷中。王財自以為做的神不知鬼不覺,連家人都不知他做下的歹毒事,沒想到這麼快就被包大人破了案。
當堂錄供畫押後,王財被打入死囚牢。隻待呈報刑部核準後處斬。
包大人退堂後,王財他爹又來求見,他想送包大人黃金五千兩,隻求免除兒子一死。包大人言辭拒絕,並把王財老爹趕了出去。
一樁凶案審結,這晚包大人正在燭下趕寫呈報刑部的公文,忽聽外麵傳來隱隱約約的哭泣聲。包大人詫異,屏息凝神細聽,那哭泣聲漸漸來到了窗下。包大人叫書童出去看看,可是書童開門一看,立時鬼叫一聲“鬼呀”,掉頭跑了回來,麵無人色地指著外邊說不出話來。
包大人端著蠟燭來到門口一看,也不禁吃了一驚——隻見台階下跪著一個人,頭發散亂,慘白的臉上帶著鮮血,胸前還插著一把刀。
“你是什麼人,為何夜闖府衙?”包大人沉聲喝問。
那人悲聲說:“小人是薑海……”
包大人又是一驚,細打量這人的穿著模樣果然酷似被殺死的薑海,他不禁脫口問道:“你不是已經死了麼?”
薑海說:“是的大人,小人的確已經做鬼,可小人死不瞑目啊!”
包大人說:“本觀已替你申冤血恨,凶手王財已經招供,待刑部核準後,不日就將問斬!”
薑海說:“包大人錯了,那王財是受刑不過,屈打成招,其實殺我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那惡賊劉山!”
包大人好不意外:“怎麼會是劉山?”
薑海說:“劉山與小人妻子李氏私通,有一次被王財碰到,告訴了小人,劉山懷恨在心,就偷出王財的刀子殺死小人,想要一箭雙雕嫁禍於人……”
包大人倒吸一口冷氣:“當真?”薑海說:“不是包大人斷案不明,實是劉山那賊太過狡詐陰險,可以偷天換日,小人一是冤仇未雪,二來恐大人清名受汙,所以冒著被閆君責罰的危險前來告知,望大人明察!”
包大人說:“我知道了,明日本官就重審此案,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
薑海叩謝一番,說聲“小人走了”,身子向上一縱便到了半空。待到包大人出屋一看,已不見了薑海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