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黃克誠襟懷坦蕩

黃克誠(1902—1986),湖南永興人。1927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北伐戰爭。建國後,曾任中央軍委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1978年12月,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黃克誠被增補為中共中央委員,並當選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書記。1982年,他又擔任中紀委第二書記。

黃克誠擔任中紀委領導工作之初,他在廬山會議上所受的錯誤處理尚未得到徹底平反,但他毫不計較。他對一些受過錯誤處理的同誌,抱以極大的關切和同情,總是非常認真地聽取申訴,督促有關部門抓緊予以平反糾正,而對於他個人的問題卻隻字不提。許多人都曾建議他給中央寫個報告,要求平反。他卻不以為然地說:“不必了吧,我現在有工作做就行了”。他雖已80高齡,又雙目失明,仍竭盡全力為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建立和健全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端正黨風而兢兢業業地工作。對個人問題,從未提過任何要求。

在一段時間內,黨內和社會上曾出現肆意詆毀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錯誤傾向。黃克誠於1980年11月,拖著多病之軀,在大會上發表了長篇講話,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正確評價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和作用,批評了一些人在這個問題上所采取的輕薄態度和不負責任的做法。他的講話公開發表之後,引起了強烈反響,各地不少同誌紛紛給他來信表示敬意。但也有人不解地說:“黃克誠沒被整死就算萬幸了。想不到他還能講這樣的話。”黃克誠聽到這種反映之後,非常嚴肅地說:“隻要我還能講話,就要這樣講。對於這樣一個關係重大的原則問題,每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都必須采取嚴肅、鄭重的態度,決不能感情用事、意氣用事,不能從個人的恩怨和利害得失出發去考慮問題,更不能對曆史開玩笑!“表現了一個真正共產黨人純潔的黨性和高尚大度的情懷。

黃克誠對於自己曆次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從未流露出一句怨言和不滿。廬山會議後,他被罷官的時伺近二十年。可是,無論是對家屬,還是親朋好友,他始終不肯吐露廬山會議上的任何情況。在他晚年時,黨史資料征集部門紛紛登門訪問他,請他講一講廬山會議的細節,他都一概謝絕。當有人在他麵前提起這些往事而為他深感不平時,他卻說:“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個人在黨內受點委屈算不得什麼了不起的事,這比起我們為之獻身的共產主義事業來,實在是微不足道。在黨的曆史上,有多少無辜的好同誌含冤死去,他們連全國勝利這一天都沒能看到,我今天能活在世上,比起那些早死的同誌,實屬萬幸!彭德懷同誌功勞比我大得多,可沒等到粉碎‘四人幫’就含冤九泉。比起彭老總,我也很知足,還有什麼委屈和不平可言?”

黃克誠就是這樣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表現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