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雷鋒——言行一致的典範

雷鋒幼年,家遭不幸,父親、哥哥、母親和小弟,因受國民黨逃兵、資本家、惡霸地主的殘害,相繼去世,六歲成為孤兒,他在鄉親和黨的關懷下長大。自幼便養成愛憎分明的深厚情感,和言行一致的寶貴品質。凡是黨和人民需要的事,他都勇於去做;凡是他立下的誓言,他都一一兌現。他經常對人說:

“我要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釘,黨把我擰到哪裏,我就在哪裏閃閃發光。”他這樣說了,也這樣做,幹一行愛一行,行行都幹得出色。

1958年,他懷著做一名煉鋼工的強烈願望來到鞍鋼,不料領導卻分配他到化工總廠洗煤車間,當推土機手。當下,他對主任說:“我一心一意到鞍鋼,就是要當一名煉鋼工,親手為國家多煉鋼,為啥叫我開推土機?”

主任親切地說:“小夥子,你想過沒有,不把煤煉成焦,就煉不出鐵,沒有鐵就煉不出鋼,鞍鋼是國家大工業基地,它的生產就像一部機器,每個廠,每個車間,每個工種都是這部機器的零件和螺釘,誰也離不了誰。你當推土機手,也是為了多煉鋼呀!”又說:“你開過拖拉機,組織上分配你當推土機手,這也是為了多煉鋼呀!”

一席話把雷鋒說明白了。當即他回答說:“隻要工作需要,我就一定把它幹好。”

經研究,他跟王師傅學習開推土機。他當工人後,工資比原來少10元。主任問他有什麼意見,他說:“我不是為工資來的!”又對王師傅說:“師傅,我一定好好跟您學。”

從此,雷鋒每天總是第一個到廠,總是把推土機擦得很幹淨,總是把工具擺得整整齊齊,總是細心地觀察師傅的操作,研究推土機的構造,遇到故障,他又總是拉住師傅,跳下車,說:“師傅,讓我來修。”後來王師傅逢人便誇他說:“雷鋒是我徒弟中學得最好的一個。”

這年八月,公司決定在遼陽市長嶺建一座焦化廠,地處荒僻的大山腳下,沒有宿舍、沒有食堂,交通不便。雷鋒第一個報名參加,對領導說:“請領導放心,我是一名共青團員,一定帶領夥伴把焦化廠建好。”

在數九寒天,他發明了草和泥法,壘起了食堂,挖了溝,清了道路,終於勝利完成任務,受到領導表揚。在鞍鋼他工作了三年,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8次評為標兵,五次評為紅旗手,獲得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

1960年春天,雷鋒懷著手握鋼槍、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幸福生活的夙願參軍入伍。在穿上軍裝的那天,他在日記中寫道:

“我一定要做一個毛澤東時代的好戰士。”

平時,他最喜歡記日記。在日記中立下誓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地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這年秋季,他看到撫順望花區成立人民公社,他想,“我應該為國家做點什麼呢?”於是他把平時節儉的200元錢,從儲蓄所取出來,獻給望花人民公社,對公社領導說:“這是我對望花區人民的一點心意,請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