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魯冠球靠信譽起家

魯冠球是杭州萬向節總廠廠長,曾先後榮獲“全國十佳農民企業家”、第二屆“全國優秀企業家”稱號,並榮獲首屆“中國經濟改革人才金杯獎”。他所領導的杭州萬向節總廠,由7人小廠起家,發展成為集農、工、貿於一體,年盈利1000萬元的集團企業,1990年被評為鄉鎮企業獨占鼇頭的國家一級企業。

有人問魯冠球,你廠生產的“錢潮”牌萬向節為啥那麼暢銷?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靠質量,靠信譽!”

萬向節是汽車的重要配件。魯冠球工廠生產的“錢潮”牌萬向節非常走俏,訂貨的用戶蜂擁而至,全廠職工樂不可支。

一天,安徽蕪湖寄來一封退貨信,說有些萬向節出現裂紋。魯冠球心急如火,把辦公桌拍得乒乓響。他氣憤地對供銷人員大叫:“快把合格品送去,把那些次品換回來,快去,快去!”供銷員走後,他左思右想,如坐針氈。

“次品蕪湖有,湖北、四川、濟南有沒有呢?”他當機立斷,馬上派人,分赴各地用戶,把那些不合格的產品統統背回來……

幾天後,萬向節次品運回來了,堆在倉庫裏像個小山包,他召集全廠職工,嚴肅地說:“咱廠生產出這些次品不僅是對‘錢潮’牌萬向節信譽的損害,更是對國家,對人民的犯罪!我作為一廠之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今天起,我們立個規矩,對那些隻能‘將就’的產品,一律按廢品處理……”說完,他下令把三萬套萬向節運往廢品收購站。有些老工人對魯冠球說:“魯廠長,這些產品再維修一下總好用吧。”也有人說:“這值幾十萬元錢呢,我們幾百年也賺不了那麼多呀!”

魯冠球理解鄉鎮企業農家人。他們清早起來挑一擔白菜、蘿卜進城去賣,為了多賺一二分錢,往往與城裏人討價還價,爭個麵紅耳赤。他耐心開導工人們:“我們現在是辦企業,不是到集市上賣青蘿卜。為了貪小便宜,在好菜裏裹棵爛菜,用繩一捆,隻要錢到手,哪管別人罵娘,反正第二天誰也不認識誰。眼下全國有50多家萬向節廠在競爭,真要立住腳,靠得牢,是質量,信譽……”

由於魯冠球對產品質量要求高、嚴,工廠的產量,利潤一度下降了。不要說獎金沒了,就是工人工資也有六個月沒發。但是他們樹立了對國家的責任心和對用戶講信譽的思想。講質量,講信譽,“錢潮”牌萬向節不僅享譽國內,而且走進了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