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天祥浩然正氣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青州廬陵(今江西青安)人。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尤其愛讀忠臣烈士的傳記,這些傳記給他很大的教育。他21歲時考中了狀元。

文天祥的時代,正是蒙古統治者向南方不斷進犯的時代。麵對強悍的蒙古鐵騎,文天祥力主抗元。在元軍攻陷襄、樊二城,沿江東下,直逼京城臨安的危急關頭,文天祥在江西變賣家產充作軍費,組織義軍入衛臨安。元軍很快打到臨安附近,南宋朝廷中的官員紛紛逃跑。這時,文天祥任右丞相,去元軍營中談判,不料被元軍扣留。在押往北方的路上,文天祥乘元軍不備,在鎮江逃脫,他曆盡難艱險惡,走揚州,過高郵,經泰州,渡海到了福建,和張世傑、陸秀夫等聯合起來繼續抗元。接著,他又到江西一帶,招兵買馬,並收複了一些州縣。可是,雙方力量實在相差太遠了,不久他就被元軍打敗,在海豐附近的五坡嶺被俘。

元將張弘範看見文天祥,連忙上前相迎,文天祥卻轉過身體,以脊背相對。張弘範恬不知恥地說:“文丞相,你的為人,我一向敬佩。古人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隻要你寫一封信給張世傑,叫他投降,那麼,你還可以當丞相。”

“無恥之尤!”

“文丞相,剛者易折啊!”

“寧折不彎!”

張弘範“嗖”地抽出寒光逼人的寶劍說:“你硬還是我的劍硬?”文天祥神色坦然,大步向劍尖撞去。張弘範嚇得連連退步,祈求地說:“文丞相,何必輕生呢?你給張世傑寫封信吧!”

文天祥站住,說:“拿紙筆來!”

張弘範以為勸降成功,喜形於色,趕緊遞過紙筆,隻見文天祥揮筆疾書: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寫完,文天祥冷笑一聲說:“你拿去吧。我兵敗被俘,再不能捍衛父母之邦,已深感無地自容。怎能寫信去叫別人背叛國家呢?隻有你這樣的軟骨頭,才甘心做元軍的奴才!”

元軍滅掉南宋後,張弘範又向文天祥勸降說:“現在宋朝已亡,你的責任盡到了,如果你投降元朝,仍然可以做宰相。”文天祥氣憤地說:“國家滅亡不能救,我已死有餘辜,怎麼還敢苟且偷生呢?”他決心以死報國。

元朝統治者看到勸說無用,就把文天祥上了刑具,關在一間陰暗潮濕的監牢裏。那裏一年到頭透不進陽光,冬天冷得像冰窖,夏天臭氣熏天,蚊蟲成群。就在這樣的牢房裏,文天祥被關了四年,受盡了各種各樣的苦難和折磨,但絲毫沒有動搖他一死報國的決心。在這裏,他寫了許多詩篇,《正氣歌》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這首五言長詩表達了文天祥反抗元朝統治的思想感情,同時歌頌了春秋戰國以來許多忠君愛國的勇士,他決心要向他們學習,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氣,決不貪生怕死,屈膝投降。

元朝統治者看到文天祥不肯投降,還是不死心。最後,元朝皇帝忽必烈決定親自勸降。見到忽必烈,文天祥不肯下跪,忽必烈的左右強行要他下跪,文天祥堅立不動,從容地說:“宋朝已經滅亡了,我應當趕快死!”忽必烈勸誘說:“你隻要用對待宋朝的心來對待我,我就封你做宰相。”文天祥仍不理睬。忽必烈又說:“你如果不願做宰相,就請你做別的官,怎麼樣?”文天祥斬釘截鐵地說:“我隻求一死就夠了!”

1283年1月,文天祥被押赴刑場。臨刑前,元朝官員問他說:“你有什麼話說,告訴皇帝,還可以免死。”他回答:“死就死,還有什麼話可說!”他又問身旁的人:“哪一邊是南方?”身旁的人告訴了他。他沒有忘記南方的祖國。向南方下拜說:“我能夠報國的機會,也已經完了。”說完,從容就義,年僅47歲。

文天祥遇害後,文夫人在收殮他的遺體時,發現他的衣袋裏寫著下麵一段讚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文夫人向文天祥的遺體誌哀,含著眼淚默念:“夫君,你的死,重於泰山;我一定把你的遺言傳給子子孫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