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馮如為國爭光

馮如是中國航空事業的創始人。他精湛的飛機製造技術和高超的飛行本領,曾引起歐美國家的極大震動,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的航空技術超過西方”,為中華民族爭了光。

馮如,1883年出生在廣東的一個農民家庭。16歲那年在舅父的幫助下,到美國做工謀生。他目睹發達的美國機器製造業,非常羨慕,決心學好機器製造技術,致力於發展祖國的機器製造業。他省吃儉用,從微薄的工資中擠出錢來購買有關機器製造的書籍,刻苦攻讀,短短幾年內馮如就掌握了機械製造的原理,通曉了36種機器製造和修理的方法,還發明和改進了一些機械如抽水機、打樁機和無線電收發機等。

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帝國主義列強加速瓜分中國。馮如認為,兵器中最厲害的是飛機,中國反侵略戰爭離不開飛機。他決心倡導和開創中國的航空事業,建設強大的空軍,形成空中的優勢,以報效祖國。

1906年,馮如向旅美華僑籌集約一千美元資金,準備創辦飛機製造公司。他在奧克蘭租一間廠房,在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碧三位華僑青年的幫助下,開始了飛機研製工作。馮如一次次試驗,又一次次失敗。在一次試飛中,當飛機上升到數丈高時,突然墜地,他險些喪生。馮如死裏逃生,但矢誌不改,“事不成,毋寧死。”在籌集的資金即將耗盡,雙親又來信催他回國的情況下,馮如堅定不移地表示:“飛機不成,誓不返國。”他千方百計地克服人們意想不到的困難,日以繼夜地改進飛機的設計。

辛勤的勞動終於獲得了豐碩的成果。1909年9月21日,奧克蘭市上空一架飛機在翱翔,許多行人都在駐足仰望。這就是26歲的馮如駕駛的自己製造的飛機,揭開了中國航空史的第一頁。它的航程是飛機發明者美國的萊特兄弟首次試飛航程的三倍多。這不能不引起西方世界的震驚,當時的《加利福尼亞美國人民報》以《中國人的航空技術超過西方》為題,報道了這次飛行。馮如以其傑出才華為中國在世界上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馮如的成功,促進了祖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飛機製造公司——廣東製造機器公司,在海外奔走的孫中山觀摩了馮如的飛行表演,並給予高度讚揚和熱情的勉勵。馮如很快又製造出一架性能更佳的飛機,創造了當時航程20英裏,時速65英裏,高度700多英尺的世界紀錄,把外國人遠遠地拋在後邊,並在國際飛行競賽大會上獲得優等獎。

馮如斷然拒絕了美國人的重金招聘,一心為祖國的富強而努力。1911年3月,身懷絕技的馮如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攜同公司的三位助手,帶著兩架自製的飛機和製造飛機的機器,回到了他日夜想念的祖國。

當時的中國,大革命風起雲湧,清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馮如同情革命,不願為清政府效力。廣州光複後,馮如毅然參加了革命軍,被任命為陸軍飛機長,擔任中國最早的一支革命空軍的領導工作。

1912年8月25日,為普及航空知識,喚起各界的重視,馮如在廣州郊區進行飛行表演,不幸飛機墜下,他身受重傷,因搶救不及時而犧牲。年僅29歲。彌留之際,馮如念念不忘祖國的航空事業,囑咐他的助手說:“我死後,你們千萬不要失去進取之心!”

馮如短暫的一生,是為祖國航空事業奮鬥的一生。他為國爭光的光輝業績,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