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祖國”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活動背景

八年級語文教材中出現了《木蘭詩》、《最後一課》、《陶四指》等作品,這些文章都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愛國主義精神,因而以此為契機設計了這一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1)通過回顧祖國曆史(片段)之一,讓學生體驗在祖國燦爛、輝煌的曆史篇章中感人的愛國故事,培養學生樸素而深沉的愛國情感。

(2)通過模仿和視聽,感悟愛國的深刻內涵,從而明確自己作為炎黃子孫的光榮與作為中國人的責任。

活動準備

(1)準備多媒體設備。

(2)編製腳本。

(3)選好演員,排練節目。

(4)挑選男女二個主持人。

活動過程

導入

主持人上場。

甲:無論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忘記我們是中國人,

乙:無論到何時,我們都不能忘本,我們是炎黃子孫。

第一版塊滄桑歲月

班會主題版麵出現(屏幕):

甲:回顧曆史,祖國因我們而欣慰;

乙:腳踏實地,我們因祖國而自豪;

合:展望未來,我們與祖國共騰飛。

屏幕展示祖國各方麵成就的圖片。

(1)演講者演講(渲染氣氛)(大屏幕打出四個大字:蒼桑歲月,後出現三四十年代戰爭時期的圖片。)

(2)小合唱《在鬆花江上》引入音樂劇。

甲:下麵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我們家族的故事。故事開始在六十年前,聽奶奶說,我爺爺的家庭是一個很興旺的家庭,可是爺爺為了自己的理想,在那個非常的時期,不顧家庭的反對,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3)音樂劇:國難當頭,挺身而出的一幕。在國、家之間作出義無返顧的抉擇:父子爭吵。(以舊上海圖片做背景,表明爺爺家庭背景)小合唱《紅星照我去戰鬥》。

甲:我的爺爺參軍了,那時的爺爺是個好勇敢的戰士,不久便榮升連長,可是,在一次戰鬥中爺爺受傷了,於是……

(配合小合唱,部隊前進的圖像,表明爺爺從軍),爺爺受傷(配以激烈戰爭的圖片,襯托爺爺受傷),半月後與奶奶相識(戰爭時期醫院做背景,表明爺爺入院)

甲:這就是我爺爺和我奶奶的故事。

在爺爺和奶奶的漸漸遠去的背影中插入歌曲《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4)小合唱《東方紅》結束第一塊(開國大典圖片,表明建國)。

乙:中國人民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鬥爭,終於站起來了,從此中國人民走入了一個建設自己家園的新時期,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領路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第二版塊風雨曆程

(大屏幕打出“風雨兼程”四個大字,出現一段鄧小平的錄象: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5)舞蹈《春天的故事》,用藝術化的手法展示改革開放後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