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劉秀殺敵

西漢末年,王莽政權的殘酷壓榨,加上連年的天災,廣大勞動人民已被逼得走投無路。於是,人民紛紛自動組織起武裝,在全國範圍內出現了多處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這年,王莽聽說起義軍立了一個破落貴族劉玄做了皇帝,還改了國號,大為惱怒。於是,他慌忙派大將王尋、王邑率領四十三萬兵馬,從洛陽出發,殺氣騰騰地直撲昆陽。王莽打算,這回要以多攻少,一定要把據守在昆陽的起義軍一舉全殲。

這晚,夜已經很深了,慘白的月亮從一團漆黑的雲中露出一個尖尖,天顯得異常地黑。昆陽城中府衙大廳中,氣氛異常緊張,二十幾位農民起義軍的重要將領,正聚集在這裏商議守衛城池的事。人們的神情是嚴肅的。因為誰都知道:城中農民軍全加起來,不過才隻有八九千人,要想以這樣少許的人馬,去抵抗四十多萬敵軍,談何容易!許多將領擔憂敵眾我寡,力量懸殊。於是提出:抓緊時間,趁王莽大兵未趕到之前,放棄昆陽,回到舊有根據地去。少數幾個表示不同意,卻又一時拿不出什麼好主意。於是,有的人開始討論起撤退的問題,有的則準備回軍中打點行李。就在這人心渙散的時候,會場上有一位年輕人突然站起來高聲喊道:“諸位靜一靜,不要慌亂!”

眾人抬頭一望,隻見一位身著盔甲,腰掛寶劍,身材高大,眉目清秀的年輕人走到大廳中央,此人是南陽郡蔡陽縣一帶農民起義軍領袖劉秀。劉秀站在大廳中央,語調十分沉著地說道:“如今形勢萬分危急,我們的兵力和糧草都無法和強大的敵軍相比。自古打仗靠勇氣,如果我們像逃兵一樣棄城而走,那麼不出幾日,敵人就會蕩平各地,那隻能是自取滅亡,所以……”

劉秀的話還沒說完,這時,偵察騎兵走進大廳報告:“王莽大軍已到達昆陽城北,已經布置了數百裏的軍陣。”

諸將聽了偵察騎兵的話,神情更加緊張,有的為劉秀方才的話所鼓動,摩拳擦掌,要立即開城門,與敵人決一死戰。劉秀又大聲嚷道:“諸將慢來!古人兵法上說打仗固然要靠勇氣,但又強調敵軍來勢正猛,我們應避其鋒銳、擊其惰歸。現在辦法隻有一個,就是:大部分人固守城壘,然後派出一小部分人衝出敵人重圍,到郾、定陵等地尋求外援。”

眾將覺得劉秀的話很有道理,但是敵人圍城這樣嚴密,一小股人怎麼才能突圍出去呢?正在大家猶豫的時刻,劉秀挺身而出,他對諸將說:“請把這個任務給我吧!時局已經萬分緊急,不能再猶豫了!”說完,他當即選了13名精兵,準備親自率兵突圍。

眾將見劉秀態度堅決,不便爭執,但覺得13名士兵人數太少,有的主張再擴充一些,劉秀擺了擺手說:“不用了!”說完,他與13人準備停當,便向昆陽城門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