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哀牢英雄
在我國雲南西南部的沅江上遊,有一條逶迤數百裏的哀牢山脈。哀牢山脈海拔在1600米以上,被許多呈現折扇狀分布的河流切割成平頂的高山和陡峭的河穀,這裏是彝族人民聚居的地區。多少年來,這裏的人民一直歌頌著一位哀牢山英雄,他的名字叫李文學。
清朝末年,統治者的壓榨日益殘酷。鹹豐六年(1856),哀牢山區發生了曆史上少見的大旱災,地裏的莊稼都旱死了,山區的百姓連糊口的一點糧食也拿不出來,可貪婪的官府照樣來催稅,凶狠的地主也照樣來逼租,彝族人民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於是,年輕的貧家子弟李文學,聯合起眾鄉親,於這年四月“揭竿而起”,在哀牢山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起義。起義軍當日就彙集了五千多群眾,他們在李文學的率領下,活捉了當地大地主潘雲溪、李丕,並沒收了他們的財產,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權。
消息傳出以後,清統治者大為恐慌,別看這夥人對外來侵略者奴顏婢膝,束手無策。可鎮壓起農民起義軍來,卻殺氣騰騰。李文學率領起義軍剛剛占領彌底這塊地盤,便傳來清軍二萬多人馬向彌底殺來的消息。
午夜,四周一片寂靜。可在彌底一間不太大的房中,李文學正在和夥伴們商議打退清兵的計策。這一夜,起義軍將士心情格外緊張,他們知道:清軍來勢凶猛,他們人多勢眾,武器也齊備。而農民起義軍隻有五六千人,分布又比較分散,一時難以全部調集到彌底這一帶。李文學和大家商量來商量去,決定把附近幾支農民軍迅速集中起來,組成三支精銳的隊伍,利用熟悉地形等形勢,分段狠狠打擊清軍。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山區夜晚的寒意還沒完全消盡,清軍將領便耀武揚威地開始向彌底進發。他們小心翼翼地走了一陣,發現沒有遇到什麼抵抗,非常奇怪。有的將領一見此情,心裏頗為得意。他們心想:小小的李文學,不過千把人,也敢造反。就是你們現在害怕躲起來了,我們也不會饒了你們,一定要把你們斬盡殺絕。也有的將領懷疑有詐,但看看眼前自己上萬人馬的陣勢,心裏的疑惑瞬間也煙消雲散了。
正當清兵黑壓壓地向起義軍撲來時,在紅山崖一帶,突然一支由李文學率領的二千多人起義軍,像從天上掉下來一樣,出現在清軍麵前。李文學帶領幾名勇士,手中揮舞大刀,直向清軍統領殺去。一個長得又高又壯的清軍將領,一邊抵擋,一邊對著手下人敵吼:“上!上!把他們圍住!”十幾個清兵聞聲迅速向李文學包抄過來。
這時,隻見李文學大吼一聲:“殺!”他大刀一揮,三個清兵應聲倒下。李文學揮刀殺出血路,再次向大個子敵首領殺去。那清軍將領好像還真練過兩天武藝,李文學幾刀劈去,都被他擋了回來。接著,他趁李文學防守的空檔,猛地一刀向李文學胸口砍來,李文學手腳不亂,用刀一擋,那家夥沒有砍中。但由於那人力量較大,李文學一時腳跟沒有站穩,晃了一下。此時,敵將又舉刀劈向李文學,李文學猛一閃身,那家夥一刀砍在一塊巨石上,李文學趁機揮刀猛殺,在同伴的配合下,終於把這個敵軍將領劈死。
這下清軍亂作了一團,有的丟了刀,抱著頭,一個勁地向後跑,後麵的人還被逼著向前衝,於是他們自己人先撞了起來。就在敵人慌亂招架的時候,李文學對眾起義軍將士大喊一聲:“弟兄們,拚死殺啊!不要讓清軍活著回去!”
起義軍聽到李文學的呼喚,又看到敵軍首領已被李文學殺了,士氣大振,他們一個對兩個,兩個對三個,有的拿刀砍,有的用槍紮,手中沒有刀槍的,棍棒、石頭也當作武器,頃刻間,清軍死傷五千多人。正當敵軍要夾著尾巴逃跑之時,李文學的夥伴又從英武關前殺了出來,堵住了清軍的後路,不一會兒,上萬名清軍就被起義軍將士消滅掉了。
這一仗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統治者猖狂鎮壓農民起義的氣焰,大大鼓舞了其他起義軍的氣勢。人們在慶祝勝利的同時,都誇讚李文學是殺敵勇士。後來,李文學又率領自己的隊伍與其他農民起義軍彙合,形成了更強大的起義軍勢力,狠狠地打擊了清朝反動統治。
1879年,李文學領導哀牢山一帶人民反抗清政府二十三年之後,終因敵我力量懸殊,遭到反動勢力鎮壓,李文學被捕,英勇就義。
李文學所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它使本來就行將崩潰的清朝統治更加搖搖欲墜。敵人雖然最終殺害了李文學,但李文學這位英勇殺敵、敢於鬥爭的農民英雄,卻一直為哀牢山各族人民所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