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誌行全球
1917年農曆正月初一的早上,天剛蒙蒙亮,離湖州城七八裏路道場山的道場寺裏,正在坐禪的老和尚,突然被一陣咚咚的敲門聲驚擾了。
“誰這麼早就到寺裏來了?”老和尚站起來去開了寺門,一看,是個不滿十歲的小孩。他奇怪地問:“大年初一,你不到城裏熱鬧的地方去玩,到這裏幹什麼?”
“師傅,我想看看你們是怎樣過年的?”小孩稚聲稚氣地說。
“唔,原來是這樣。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潘德明。”
老和尚很熱情地接待了他,帶著他參觀了廟裏的神像,又帶他爬上了道場山的山頂,與他一起向四處眺望。潘德明向自己家的方向望去,平常看起來很大的房屋此刻小得像火柴一樣,一眼就可以看到整個湖州城了。
老和尚望著潘德明眼睛裏流露出的興奮神情,意味深長地對他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但是,不管你站得多麼高,你也不可能看到全世界……”
“為什麼看不到?”潘德明奇怪地問。
“因為我們住的地球是圓的,還有一半在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背麵。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個叫玄奘的師傅,走了17年,連世界的一半還沒走到呢。”
老和尚的話使潘德明激動了,他暗暗地下了決心:等我長大了,一定去看看全世界。
從此,每天淩晨天還沒亮小潘德明就圍繞著湖州城牆跑步,無論嚴寒酷暑,從不間斷,他在為環球旅行鍛煉身體。在學校裏,他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就刻苦地學習外語和閱讀世界地理、曆史、探險旅行等書籍。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有人拿著一本介紹探險家的書,他沒錢買,就脫下剛穿到身上的新衣服,硬是纏著人家用新衣服換到這本書。
為了鍛煉自己的膽量,當他聽說離湖州城三裏路的一塊墳地裏半夜鬧鬼,11歲的潘德明就挾了一床被子到墳地裏去睡覺。
1930年6月,潘德明22歲時,約了兩位同伴,騎自行車從上海出發了。可是一走到印度,那兩位同伴就不肯再走了。但這絲毫沒動搖潘德明環球旅行的決心,沒有同伴,他就獨自一人繼續往前走。
潘德明用了7年時間,曆經千難萬險,旅遊了43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他環球旅行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