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烏托邦
網上曾有一個很火的帖子叫《日本女人和中國女人的區別》,中國男人看了紛紛點讚,可是這個帖子傳到日本後,日本網友卻嘲笑其為一個冷笑話,指出這根本就是發帖的中國人自己的臆想,真相是兩國女人都一樣,不存在那些所謂差距。
反過來也有一些類似的段子。比如,法國男人在看到自己的老婆與別的男人出軌的時候會說:“謝謝你,在我不在的時候給我老婆帶來了浪漫”;而中國男人則會憤怒大吼說:“我要殺了你們這對狗男女”。
很多女人或許真的會以為,外國人願意戴綠帽子,可以接受“喜當爹”。大家以為割禮和貞操鎖都是玩笑嗎?人性大同,沒有男人會願意幫別人養孩子。
《世界性史圖鑒》這本書裏寫到,在人類曆史上,貞操觀念有一個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在群居的時代,當然談不上什麼貞操,直到偶婚製婚姻建立,男女共夫共妻的現象已經消失,混亂的性關係受到較為嚴格的限製,性關係開始限定在偶居的一男一女之間。既然有了非常明確的對偶同居的婚姻家庭關係以及有了明確屬於偶居男女的子女,那麼也就要求具有與之相適應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於是貞操觀念開始萌芽了。由此看來,貞操觀念的從無到有,是人類曆史的一個巨大進步,它對於破除群居混亂的性關係,鞏固一夫一妻製家庭,使後代能夠健康、正常地繁衍,有著不可低估的曆史作用。
而在中世紀,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殘忍貞操史。在古阿拉伯、埃及和東非等地普遍存在對女子施行“割禮”的現象。墨西哥的托托納克人在新婚之夜,新郎會檢驗新娘的貞操,如果證明她是貞潔的,婚姻就算最後達成,如果發現她“不貞潔”,則婚事就此告吹。
如果女子在新婚時被認為不是處女,下場往往是很悲慘的。在阿富汗的一些地區,一直流行著“落紅”崇拜,如果新婚初交未見“落紅”,即被視為不貞女子,新郎可以把她休掉,甚至可以把她處死,女方家庭不得有任何異議,還要將新娘的妹妹送去頂替,如果沒有妹妹可以頂替,那就要賠償一大筆財物,以示謝罪。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烏拉坦部落,如果證明新娘不是處女,就會把她關進令人作嘔的廁所待上一夜,新娘往往會暈倒在糞便池裏,這被說成是對她應有的懲罰。
而最殘酷、最荒謬的,可能莫過於貞操帶了,這是出現於歐洲中世紀的一種極其野蠻地摧殘婦女的“發明”,其目的也是強迫婦女為男子恪守貞操。所謂貞操帶,主要是用兩塊鐵片製成,留著通大小便的孔隙,鎖住女子下身的一個枷鎖式的東西。丈夫掌握鑰匙,隻有打開貞操帶的鎖,卸下貞操帶,才能性交。這樣,在丈夫外出時,就可以對妻子放心了。拉伯雷的《派特克魯兒的故事》中有一節:“我要離家時,一定會讓太太戴上柏爾加摩式的鎖,以免讓色狼有機可乘。”這個“柏爾加摩式的鎖”就是貞操帶。它又可以稱為“威尼斯帶”、“佛羅倫薩帶”、“意大利帶”、“維也納帶”等。
如此重視女性貞操的現象,不勝枚舉。如坦桑尼亞人對失貞婦女要處以殘刑或死刑,即將失貞女子弄殘或弄死。阿拉伯國家要將失貞女子用亂石擊死。在法國有用火刑懲治失貞女子的做法。此外,世界上還有許多慘不忍睹的懲淫方法。
以上種種,都不是聳人聽聞的傳說,都是曆史上甚至當今社會都真實存在的事實。所以,以後請不要再說中國男人要女性貞潔是五千年封建殘餘,而外國男人都不介意自己老婆被睡,還要感謝對方給了自己妻子一段快樂的時光,甚至樂意當免費爸爸了。這類事情先不論好壞優劣,但不是事實。這就跟男人幻想日本女人比中國女人更溫柔賢淑是一回事兒。
從大衛·M·巴斯的世界級調查來看,婚前貞潔是中國、印度、印尼、伊朗等國家高度重視的。在當代針對37個國家的調查中,也可以看到,所有的男性都比女性更重視對方的貞操。
說到這裏,我們又要回到那個老生常談的概念——親子不確定性。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它跨越曆史、國家、文化、地區,貫穿於人性,紮根在人本能的最深處,是引領所有男性擇偶的最重要的指標。因為男性和女性的擇偶策略是不一樣的。男性永遠沒有辦法確認孩子是自己的,親子不確定性這個生理弱項意味著他們必須采取一些什麼行為來保證後代確由己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從兩性的生育方式來說:男性更需要重視配偶的性忠貞,否則他們很容易撫養別人的孩子,導致自己的基因被自然淘汰。人類的進化史中,就是一部男性嚴防死守女性出軌的進化史。那些不重視配偶性忠貞的男性祖先的基因早就化為了灰燼,隻有好猜忌、重視配偶性忠貞的男性的基因,才有可能流傳並延續到今天。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男人,都是那些好猜忌,重視配偶性忠貞的男性祖先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