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們打算完全用哲學家和實踐者的方式與讀者探討,在當代社會裏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和符合理性的智慧的人生選擇,這個想法得到了,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培訓中心的支持,我們深感榮幸;但是對於什麼是“魔法”有人提出了疑問,我們認為這個問題對於我們同讀者交流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其實並不存在魔鬼,然而它存在人們的心理在神秘的自然現象中,它是人的恐怖心理的投影,在變化莫測的世界中,它是無所不能的不可琢磨的力量,而在哲學家那裏,它是人的駕禦和驅策事物的超凡能力,我們把這書獻給廣大的年輕一代的新書叫著《思維魔法》,意即是從哲學上澄清當代人對個體利益最大化的認識,讓人類第一次從哲學中獲得人生的力量,為人們提供一種先進的思維方式,介紹世界五千年來,即用在人生事業和經營決策中的非凡智慧。

我們之所以堅持用魔法來命名,還因為這本書與以往的關於思維方式的書有著很大的不同。

其一,它是以個人的利益完全實現為基礎的,研究人的應有前途和角色意義的新作,其二,它以實用為主,第一次比較完整的介紹了,中外學者關於思維方式的最新成果,而非某一個人的智慧閃光。其三,本書在對理性的理解方麵,已經延伸到了非理性範疇,介紹了許多非理性的認知方式。其四,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在介紹認識論與方法論的思想片斷中,總是試圖一勞永逸,發現真理,這是唯美主義者天然的缺陷,而在針對傳統的思維方式上所采取的批判性思維提供的某種標準或準則,可以想象得到,魔法思維自然不是唯一便當合理的工具。

但對多數思想者和渴望成功的實踐者來講:它無疑是有益的非常實用的。我們希望這本現代的“思維工具”書,能體現這樣一種精神,即對他人智慧的尊重和探索。同時也希望讀者對作者年輕導致的謬誤觀點持寬容的態度,相信這本新書將對現代人實現更美好的人生有所裨益。

作者2001年3月

人生的魅力就在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是留下太多的遺憾。要想在短暫的一生中充分實現自己的願望,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當然離不開人本身的哲學智性。說到創造奇跡,大多數人都望而卻步,另一方麵又幻想著美妙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看起來一點也不象是一個理性的動物。

其實我們隻要走出這個混亂的思維,每個人都有可能通過奮鬥達到自己的目的,即使不是全部的目的,也應該找到了“幸福生活”。無論從那個方麵看待人生,從個體的角度來講都是“完全利益”的,這是“個體”概念的特征。盡管我們很難做到“完全個體”,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成了“集體中的一員”。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追求最大的個人利益,尤其是當今社會以個性、特質、特長為基礎的自由職業者,獨立勞動者和創業者的發展趨勢,為更多的人實現完全利益創造了條件。

從曆史的方麵來看,人類所有的夢想都實現了,能想象到的一切,都變成了現實。可以斷言,人類今天的幻想在不久的將來也將成為現實,我們並不缺乏實現夢想的才智,而真正缺乏的是我們的想象力,這才是令人擔憂的地方。因此,那些超一流的科學家已經感覺到。人類的想象能力枯竭的那一天,可能就是人類社會消失的時刻。人類社會的情形是這樣,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我們作為個人,所渴求的財富、榮譽,以及男性慕求的美女,每個時代,都具備了相應的條件以實現個體的完全利益。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物質基礎基本上決定了,個人的意識,能跳出這個“圈圈”的人,如果不是魔鬼,那麼便是天使。

因此,我們認為每個人不僅有可能實現所有夢想,而且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實現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應該追求人生的完全利益,盡管人的一生所能享受的非常有限,特別是對物質的占有,然而這是人生的樂趣,從最大的占有到最多的奉獻。為了生存、為了尊嚴、為了快樂、為了榮譽,我們都必須這樣去想,這樣去做。抱定現實的態度,啟動人類的智慧,不放走任何一個實現完全利益的機會。在智慧的遊戲中,是沒有魔鬼和天使之分的。當一個人能夠運用完全的智慧,算盡一生的利益,那麼他肯定可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他肯定像魔鬼一樣,令人畏懼,也會像天使那樣可愛。

1.沒有得不到的東西智人哥德為我們描敘的浮士德的形象最能說明問題。老學究鑽研學問一生,到了暮年,發現自己似乎是一無所獲,白過了一生。在反思之後與魔鬼定下了契約,這個契約非常迷人,非常有誘惑力。唯一的風險就是在實現了自己的全部願望,當他覺得需要時光停一停的時候,魔鬼就從先前的他的仆人變成他的主人。浮士德要什麼,魔鬼就讓他得到什麼,權力、財富,還有世界上的第一美女海倫,還有他改造世界造福人類的理想。

這個充滿了智慧的形象告訴我們,這個世上沒有人得不到的東西,關鍵是要有與魔鬼打交道的勇氣和膽量,要敢同魔鬼打交道。就像對人類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的科學大師阿爾費雷德·諾貝爾先生,本來他家經濟富足,住宅敞亮,生活美滿,可就在他出生前兩個月一場大火燒掉了諾貝爾家擁有的主要建築和幾乎所有財產,小諾貝爾生來就體弱多病,動不動就發燒,有時還發作痙攣。因為家裏沒錢給他看病,購買藥品和營養品,使他無法擺脫病魔和虛弱的身體。白裏透青,一年到頭呆在屋子裏很少到室外活動。3歲那年,父親為了躲避債主的逼債隻身到國外去謀生,整個青年時代他的處境非常艱難。但是他從小就非常熱愛學習。頭腦中積累了豐富的在當時非常新鮮的科學知識,他頑強地探索著未知的世界,在經過兩年的世界求學之旅後,他作出了一項重大決策,為19世紀中葉迅速發展的采挖礦山、修築鐵路、開隧道等工業研製優良炸藥,做了一個與魔鬼打交道的人。1864年9月3日,諾貝爾的海倫坡實驗工廠發生爆炸,諾貝爾和父親因外出采購原料幸免於難,而他最親密的僅有22歲的弟弟埃米爾和3位助手全都遇難。諾貝爾一生中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