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熬過了那三年。她比朋友的父親要幸運得多。可是,在她的後半生,在完全可以吃飽飯的情況下,這個習慣卻依然延續。不管什麼時候,隻要看到瓦罐,她就會將胃裏的東西吐幹淨。她試圖抑製,可是她控製不了自己。

當她的兒女們可以吃飽了,她的胃,可能仍是空的——因為她看到了瓦罐。

我不知道應該形容他們偉大,還是卑賤?回想我的童年,應該是幸福的。既沒有眼巴巴盼著父親布鞋裏的幾粒糧食,也沒有等著母親從她的胃裏吐出糧食然後下鍋。可是我相信,假如我生在那個年代,他們肯定會這麼做。並且,我相信世上的絕大多數父母,都會這麼做。因為他們是父母,那是他們的本能。

你是怎麼長大的?也許你長大的過程遠沒有那麼艱難和慘烈,但是請你相信,假如你生在那個時代的貧苦鄉村,假如你有一位看守糧庫的父親或者在生產隊推磨的母親,那麼,支撐你長大的,將必定是父親鞋子裏沾著鮮血的玉米或者母親胃裏尚未來得及消化的黃豆。請愛他們吧!

85.兒女是父親最自豪的別墅

美女編輯阿紅,不知用她婉轉悅耳的嗓音打動了多少作者。但有一次,她想邀請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為雜誌寫一篇隨筆,卻結結實實地碰了幾次釘子。

頭一回打電話,她以熱心讀者的身份在電話裏大肆恭維二月河的大作《康熙大帝》寫得多麼氣勢磅礴,《雍正王朝》更是多麼聞名遐邇。並且告知由他的書改編成的電視劇不光是她爸媽還有她小弟更是喜歡得不得了,簡直是婦孺皆知。一番話後才拋出自己的真實目的,二月河不吃這一套,婉拒了。

再次掛通電話,阿紅以老鄉的身份出現,並抬出了二月河的一位老朋友做遊說資本。她想,二月河老師至少該給他的老朋友一點兒麵子吧!然而,二月河仍對她解釋說:“太忙,實在是對不起!”

阿紅不甘心就此失敗,四處搜集情報,最後,想出一個妙招。她用特快專遞給二月河正在上高中的女兒寄去了兩本樣刊,並請小姑娘在父親麵前說幾句話。小姑娘翻了翻雜誌,十分著迷,就聽了阿紅姐的話,回去後對父親說:“胖子,這雜誌我喜歡,下期我要看到你的文章在上麵。”

三天後,阿紅就收到了二月河先生的隨筆。

一次和阿紅喝茶,她跟我講了這個約稿的故事,問我:“你們男人是不是都想擁有別墅、小車?”我說:“誰不想,天天奔忙,苦苦追求,還不都是奔那些去的嗎?”

阿紅說,你錯了,做了父親,比別墅、小車更吸引你。女兒才是父親最自豪的別墅,二月河是這樣,普天下的父親都是這樣。別墅、小車之類的東西都是人生中過眼煙雲,沒有溫度沒有形狀,沒有刻骨銘心的牽念,而女兒才是父親一生中最引以為傲的作品,她是父親心跳中最有彈力的一跳,是父親血液中最溫暖的一滴。因為,兒女是父親最自豪的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