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羅殿地區有多少年沒這麼熱鬧過了?正載歌載舞歡慶的青年男女們或許根本不知道,因為就連那些皓首白發的各寨長老也完全不記得。但他們都清楚,若不是朝廷把那個做事從不循規蹈矩甚至有點膽大妄為的魚大人給踹到這窮鄉僻壤來,他們或許再等幾輩子都別指望能過上如今這種舒坦日子。
欺瞞上司打著書院的旗號編練各族青壯,不顧大局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悍然率兵入侵他國,最後還擅自與大理國石城郡守達成了口頭上的城下之盟。魚大人做這些隨便落一件在他頂頭上司手裏就夠被判個身首異處的破事到底是為了什麼?羅殿地區的民眾沒一個人能猜到,但做為最直接受益者的他們都在心中充滿了感激。
瞧瞧這周邊,北至成都府路的黎州南至廣南西路的特磨道,但凡是與大理國接壤的地區有幾個不三天兩頭被那些窮得亂躥的邊軍所騷擾?別說是莫名其妙地就丟了性命,就算隻是被人偷個雞摸個狗的,那也足以讓人心疼上好半天的啊!可偏偏羅殿地區就是個例外,大理國人非但不敢跑這裏來鬧事,還得成天腆著張笑臉幫助本地民眾發家致富。
當初隻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家中囤積的山貨交給了曾經被魚大人綁票勒索過的蔚德祿和藍弘弼,卻沒想到就那些個不值錢的破爛讓大理國商人這麼一轉手,竟然還真給賣出了個天價。一車車的草藥毛皮被運出了羅殿,換回來的可都是本地民眾急缺的糧食和精鹽,運氣好的話甚至還會偶爾有點珍貴無比的江南絲綢。
相比起通過這兩位民間富商所進行的貿易,魚寒和那個叫什麼高壽嘉的石城郡守幹的營生才是真正的一本萬利!這混蛋的轄區內有個後世叫做安順的地方蘊藏著在這個時代堪稱豐富的煤炭資源,這事羅殿民眾都知道。可讓他們有些傻眼的是,魚大人帶著由合作夥伴免費提供的千餘壯勞力跑到那裏進行開發後,竟然不賣原煤隻是往煤麵裏參合些泥土搗鼓出個叫做蜂窩煤的東西就能換回大錢。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大理國郡守和商人們的幫助下羅殿民眾賺錢的門道是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他們除了平日裏的必要開銷之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支出,甚至連稅都不用交。沒錯,自從乾道四年開始,羅殿民眾就再也不用跟往年一樣以納貢的名義去為大宋朝廷的經濟建設貢獻出一份微薄的力量,而且這個期限還是被孝宗皇帝親自定為了三年!
獲準蠲免三年內應繳的各項錢糧,這份功勞當然還得算在魚寒的頭上。沒別的原因,就在於某個沒臉沒皮教會了民眾要深挖洞廣積糧財不露白,還時不時就會抽空帶人去和武州等地衙門哭窮要回點少得可憐的救濟糧的兼職羅殿招撫使當年趁著太子趙愭薨逝的機會帶人給演了一出大戲。
想當年,羅殿民眾哭得那叫個悲切,也就隻能用天地聞之神傷,山川聞之魂斷,或許能夠湊合著去形容。聽聞這些不識教化的邊陲蠻夷都有如此忠心的表現,孝宗皇帝還能不給點實在的好處麼?
保障了治下民眾的安全,還能讓他們在吃飽穿暖之餘能夠攢下點家當,魚寒在羅殿地區的聲望可謂是如日中天。現在別說是他那些蹲在和武州等地的頂頭上司,就算是孝宗皇帝親自前來,說出口的話也未必能有他的一個眼神管用。
而除了獲得羅殿本地民眾的真心擁護,魚寒與他身邊那些兄弟的感情也是愈漸深厚。淩文佑那個成天躲在屋裏數大錢的財迷就不提了,僅是翟崇儉和佟二牛那倆憨貨,現在怕是有人拿刀架到他們脖子上都不回背叛魚寒。
腰包漸漸鼓了起來,魚寒當然不會忘記為北方義軍提供資助的諾言。要說這事以他現在的身份確實不好辦,但誰讓人家有高壽嘉那個合夥人呢?而這位同樣賺了個盆滿缽滿的郡守大人做起事來可要比某個混蛋地道得多,人家至少還知道要拋棄隔閡讓旁邊那些原本瞧不上他的族人們共享富貴。
高壽嘉這樣做有什麼用意,魚寒沒功夫去打探。但正因為勾搭上了東川、建昌的兩位郡守,他才獲得了經大理國穿吐蕃至臨洮的走私通道。雖說這樣做的花費實在不菲,卻還是在魚寒如今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而自從確認了安全性之後,魚寒更是親自說服各部族長老獻出兩隊經過嚴格訓練的青壯,再配上從大宋廣南東路購來的駑馬組成了馬幫並交由佟二牛率領,開始了源源不斷地為留在北方的兄弟提供物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