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該為之驕傲?是該一聲長歎?還是……
當第五名武舉考生邁著堅定的步伐踏上擂台時,心靈再次受到極大震撼的魚寒感覺自己的眼角已經濕潤。就如同當年在臨洮義軍讓他見識到了大宋北地棄民的英勇頑強,如今的大宋武舉考生們正在用實際行動告訴那個仗著豐富作戰經驗而在擂台上耀武揚威的所謂大金國勇士,華夏民族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缺乏能夠挺身而出的英雄。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連勝四場,即便是天生蠻力的兀裏彥此時也顯得有些氣喘籲籲,但他不僅僅是會激怒那些缺乏實戰經驗的大宋考生讓他們在怒火之下喪失冷靜露出破綻,更會利用一切的機會來恢複體力。“我大金國勇士不欺負無名之輩!”
“大宋鍾離考生公孫翕屠!”一個聽起來很普通的名字,卻讓剛才還狂妄無比的兀裏彥悄悄地後退了兩步。沒人知道這是為什麼,卻見眉清目秀看上去頂多也就二十來歲的公孫翕屠搖著頭道:“汝雖是不識教化,然我大宋畢竟為禮儀之邦,本公子也不便與爾等化外蠻夷一般計較。下去吧,你太累了!換個人來陪本公子練練手!”
“豎子休得逞口舌之快!”雖說剛才被對方的名字給唬得露出了一絲怯意,但連續多場的勝利讓兀裏彥變得目空一切,也使他有足夠的資本繼續狂妄地叫囂道:“似爾等筋骨未全之宋國懦夫,就是戰上一千又有何妨?”
“下去吧!爾等真不是本公子的對手!”輕易就躲開了對方一記迅猛無比的鐵拳,公孫翕屠卻沒有因為受到了卑鄙的偷襲而表示出任何憤怒的情緒,依舊是風輕雲淡地提醒著對方。
“是嗎?那就等汝這豎子勝了再說!”再一次發動起了毫無征兆的猛烈進攻,兀裏彥卻沒能取得預想中的成果,將那個讓他聽了名字就感到有些心悸的宋國考生給趕下擂台去。或許正是過度的狂妄才讓他忘記了麵對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宋青年才俊,這些能夠站在武舉校場內的考生們除了擁有超強的武藝之外還擁有一顆睿智的頭腦。
“既然爾等蠻夷冥頑不靈,就休要怪得本公子手下無情!”仔細觀察過同年們落敗的過程,公孫翕屠已經不會再犯下同樣的錯誤,遊刃有餘地與對方戰作一團,卻能保持住平和的心態,完全施展出自己的實力。
“好!”
擂台之上拳來腳往,交戰雙方騰挪閃移迅速地轉換著攻防之勢。但很顯然,公孫翕屠擁有更充沛的體力和更精湛的武藝,隨著打鬥的繼續他已經開始漸漸地占據著優勢。而台下的眾多大宋考生和那些前來維持秩序的大宋禁軍也似乎看到了獲勝的希望,終是忍不住爆發出了震天的喝彩之聲。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擂台之上,都在期待著狂妄自大的兀裏彥被人給踹下擂台甚至是直接要了小命的那一刻,卻沒有人發現不遠出的看台上金國使節朝著身邊侍衛使了個眼色。
“嗖——”
離弦之箭帶著破空之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著即將獲勝的公孫翕屠飛去。
“啊——”
一聲悶哼,剛要一拳擊打在對方胸口處還以顏色的公孫翕屠終是沒能躲過金人的偷襲,帶著一蓬血雨連退數步。卻見那箭矢已然紮透了他的胸口,離最致命處不足半寸。
“卑鄙!無恥……”
突然發生的變故徹底激起了大宋方麵所有人員的憤怒,就連那位在台上充當裁判的考官也不顧自身安危衝上前去,施展出不知從哪裏借來的力量將深受重傷的公孫翕屠托出丈許,使他避免了遭到正欲不顧道義展開攻擊的兀裏彥的致命打擊。
“這就是爾等所謂禮儀之邦的考生麼?”典型的隻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都已經使出了偷襲那種無恥的招式,金國使節卻還好意思舔著個臉在一旁指著群情激奮的大宋考生們不懂得待客之道。
“肅靜!考場之內休得喧嘩!”平日裏在朝堂上串下跳,成天嚷嚷著要棄筆從戎統帥朝廷大軍北複中原的湯大人卻在金國使節那並不具備多少威脅的目光注視下選擇了妥協,還以諂媚的一笑轉頭卻對場內的大宋考生們抖起了官威。“爾等做出如此有失體統之舉,就不怕被革了功名逐出場外麼?”
失望,哀怨,悲憤……
一句“革除功名驅離考場”讓憤怒的人群迅速安靜了下來,考生們目瞪口呆地盯著看台上那位威風凜凜的主考官大人,似乎還不敢相信這話是從他的嘴裏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