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適收徒(1 / 2)

有著魚寒這麼個專業仿古器物製造者參考現有的技術條件給出仿造或者叫發明紅夷大炮的全新方案,更有精明能幹聽到錢字就兩眼泛綠光的淩文佑那財迷幫忙進行成本核算,不到五天時間一本類似於可行性報告的密折被悄悄放到了孝宗皇帝的禦案上。但結果卻有些令洪適失望,大宋官家對此依舊不置可否,給出回答還是那句留中待議。

待議?還以什麼議?洪適不是那種做事毛躁不懂輕重緩急的愣頭青,在朝為官這麼多年即便是遭到了冷遇也還能坐在正三品觀文殿學士的位置上,他若是連最基本的隱忍功夫都沒有,還不得早就被人給踹出了朝堂發配到某個不毛之地去?

可如今都亭驛內的金國使團已經明目張膽地派出了快騎,正在將琴心從魚寒那裏勒索到的資料送回國內,雖說那隻是一份杜撰出來的生產流程,真要按照那上麵說的去做不但特別花錢而且耗時耗力還不容易成功。但正所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就連始作俑者魚寒都不得不承認如果遇上了真正的天才據此進行改進工藝並最終製造出威力巨大的新武器,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

既然連兵強馬壯隻懂破壞不懂建設的通古斯野豬都開始了新武器的研發工作,軍事實力暫時處於下風被敵人給竊據了半壁江山的大宋朝廷還有什麼理由繼續等下去?莫非是要議到那群通古斯野豬再次兵臨城下,才把魚寒這個混蛋給挖出來臨時抱佛腳麼?

正是出於維護大宋朝廷利益的考慮才上了那封奏折,雖說已經被氣得渾身發抖甚至不顧形象地對金國君臣使用了那個極具侮辱性的新稱呼,走出朝堂憂心忡忡的洪適在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趕去勸說魚寒稍安勿躁,切莫因此就對官家的雄心壯誌產生懷疑,進而受到那什麼大金國十九公主蠱惑幹出些數典忘宗危害同胞的事來。

急急忙忙地趕到朱熹家小院,跟那個私交還算不錯但在學術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的榆木腦袋東拉西扯半天,洪適卻驚訝地發現因為連續忙碌數日又突然獲得放鬆機會正在房內蒙頭大睡的魚寒遠沒有想象中那樣愚蠢,這混蛋根本就沒把此事放在心頭。

趁著吃飯的時間聚在了一塊,還沒等洪適好言相勸,魚寒卻已經能夠站在孝宗皇帝的立場給出了一個解釋。大宋朝廷確實不能立即開展新武器的研製工作,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卻隻有兩點。

首先當然就是這前期所需要進行的準備工作,有魚寒在想要造出合格的樣品沒問題。但問題是既然造的是武器,而且還是很可能改變這個時代戰爭方式的新武器,那總不能就搗鼓出一兩件來唬人不是?沒個成百上千甚至是近萬門的紅夷大炮,大宋朝廷好意思拿出去顯擺?

三千斤重的紅夷大炮,一旦被證實了其威力足以迅速扭轉宋金兩國之間的軍事實力對比,就算官家想要悠著點來,但那些一心想要建功立業的最堅定的主戰派成員能答應?可如此龐大的鑄造量,別的不說就這銅料需求一項說出來都能把不少朝臣給當場嚇得趴下,堆在一起就能填滿大半個皇宮。大宋有錢是不假,但大宋也缺銅啊!即便是孝宗皇帝能夠狠心停下了銅錢的鑄造工作,想要湊齊這一批堪稱天文數字般的銅料也絕非易事。

況且這火炮可不僅僅是造出來就能用,沒了合格的火藥總不能讓將士們把這種新武器當滾木擂石用吧?解決了******的問題,記下來不還得要求有足夠的炮彈可供使用?甭管是實心的鐵疙瘩,還是那什麼開花彈、葡萄彈、鏈球彈……不都需要耗費一筆不小的開支去進行加工製作?而除了這些個最基本的東西之外,炮車自然也是不可或缺,否則就這麼個重達三千斤的寶貝不僅運輸是個問題就連戰場之上的調校工作也會變得無比繁瑣。

原料的準備,各種匠人以及軍中使用者的培訓……魚寒說了一大堆現實存在的困難,卻也讓洪適明白了熱兵器時代的戰爭後勤保障工作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成敗,因為這完全是一種花錢如流水的作戰模式,是在比拚兩個敵對國家之間的綜合國力!大宋朝廷不傾盡全力去進行兩三年的籌備,根本沒辦法做這件事。

至於那第二個原因到是要相對簡單許多,但想要解決麼……琴心那句“大金國奴才遍天下”是不好聽,卻在某種程度上並不算誇張,至少在大宋朝堂之上心向異族的敗類就不少。別以為琴心現在相信了魚寒的話,已經將圖紙及受過短期培訓的匠人送回了國內,就可以高枕無憂看著大金國往坑裏跳,那位曾經主持過多年情報工作的大金國十九公主說不定早已安排好了人手緊盯著某個混蛋的一舉一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