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古法煉鋼(1 / 2)

雅州的平叛戰事陷入了膠著之中,要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別看沙平蠻也沒什麼特別優秀的軍事人才,但人家再怎麼說也還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況且這大宋一直以來又是施行的弱枝強幹政策,招募而來的廂軍在戰鬥力真有些不堪入目。

雖然李鳳娘攛掇著恭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搶下這露臉的差使,可誰讓如今的恭王一黨沒幾個能拿得出手的武將呢?好不容易想辦法把慶遠軍節度使李道給捧到主帥的位置上,但這位李鳳娘的親爹、大宋恭王殿下的嶽父畢竟隻是當初嶽飛麾下的一員猛將,衝鋒陷陣什麼的還行可要說到運籌帷幄決勝千裏麼……頂多也就是個湊合。

不比誰更厲害,隻比誰更傻更容易犯下錯誤,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李鳳娘此次雖然是暗懷私心改變了曆史原有軌跡,卻也恰好歪打正著。靠著當初跟在宗道、嶽飛身邊學來的那些個支離破碎的兵法,李道雖然沒能延續以前的輝煌戰績,卻也沒跟原本曆史上調兵討之的四川製置使晁公一樣被人揍得個灰頭土臉。隻不過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場平叛戰爭沒個三年五載的怕是很難有個讓人滿意的結果。

自家老爹為了讓恭王能夠在奪嫡之爭中再次占得先機而跑去跟人抄刀子玩命了,李鳳娘這個當女兒的倒也還算有那麼點良心,繼續推遲了針對魚寒等人的報複行動,這位華夏史上的第一妒婦將大量精力用到了幫助李道盡快取勝或者從那爛泥塘裏脫身出來的事情上。當然了,李鳳娘若知道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因為大宋出了那麼個混蛋,怕也不會這麼大度。

真沒想要去刻意改變曆史,卻還是導致了一係列複雜變化的產生,而意外來到這個時代的魚寒作為始作俑者對此竟然毫無察覺。這個為了能夠應對未知敵人,為了能夠保住自己小命的混蛋依舊在喻口縣內繼續著那個大逆不道的準備工作,繼續采用瞞天過海的手段在身邊包括朱熹和辛棄疾等人的幫助下壯大著自己的實力。

“元晦兄,你可知那混小子又去了何處?”在喻口縣城內打著兼職城管幌子招募來三千青壯的工作已經完成,但在魚寒強烈要求下進行的半天體能訓練半天思想教育這種事用不著辛棄疾親自出馬。至於從那八百多身體以及心理素質最好的人裏麵挑選特戰隊員的事,也因為辛大俠自知還不被某個混蛋完全信任而沒有去參合,如此一來他反倒成了整個衙門內最清閑的。

埋頭進行著教案的編撰工作,雖說同樣是對青壯們進行忠誠方麵的強化教育,但在看過太多朝廷安於現狀的軟弱表現,見識了太多的官場齷蹉,最近又深受打擊的朱熹已經開始在不經意間將效忠的對象由趙家皇室朝著整個國家民族的方麵在轉變。但觀點的緩慢轉變並不代表這個榆木腦袋就會認可某個混蛋那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即便那混蛋最近抽空給說了些有利於進行思想教育方麵的損招還算不錯。“那孽障,這個時候除了去海邊的工坊,還能去哪?”

“哦?這麼說他又研製出了什麼新的寶貝?”原本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文人一樣並不太注重工藝生產方麵的具體事務,但自從親眼看到魚寒改變思路采用水車做為動力加快了造紙以及紙甲的壓製速度,從而使得以前每天不到兩副的紙甲產量在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瞎忙活後變成了如今的每天近十副,辛棄疾也開始漸漸懂得了科學技術在軍事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偶爾也會在閑得無聊的時候去陪那個小混蛋胡鬧。

“誰知道呢?”經過改進後的造紙速度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因為其產品的主要用途是製造紙甲所以單張的質量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可即便是這樣朱熹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至少他現在練字和撰寫教材的時候不用在為了浪費掉巴掌大的澄心堂淨皮而憂愁半天。“要不我們過去看看?”

“元晦兄如此忙碌,小弟若是……”雙方的交情比以前更深厚,但最近漸漸養成職業習慣動不動就跟人說些大道理的朱熹還是讓辛棄疾也有些害怕,聽得這榆木腦袋起了前往一觀的興致,實在擔心到時候又會耳根子不清淨的燕趙奇俠也在試圖尋找出合理的借口予以拒絕。

“無妨!最近那孽障不知又想出了什麼缺德招數折磨那些可憐的青壯,朱某的授課時間已從今日起改到了戌時之後,其餘時間都是那翟姓莽夫在負責。”每天都要被人折騰的筋疲力盡才會獲得休息的機會,如今就連朱熹看了都會打心眼裏同情那些為了不再忍饑挨餓而踏上魚寒這艘賊船的歸正人。“況且朱某那孽徒雖是朽木不可雕,卻也勉強識得些道理,若是朱某偶爾缺席一下讓他照本宣科亦無甚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