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見微知著(1 / 2)

好幾百萬貫銅錢,若是同時放在同一個地方對某種特定商品進行大規模收購,那很可能就成功起到哄抬物價的作用從而掀起滔天巨浪。但同樣數額的資金被放進了大金國庫,讓完顏雍從容地撒向整個大金國境內,卻是連一點漣漪都難以激起。而有了這筆宋人莫名其妙就給送來的巨額財富,完顏雍以蠶食部分大宋領土為目的發動的南侵戰爭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減輕自己國內的負擔。

即將挨揍的對手已經上趕著幫忙墊付了出兵的費用,就這種好事想想都能讓人從夢中笑醒,大金國君臣當然也沒理由讓對方太過失望,他們甚至無比渴望一年能碰上那麼個百八十回。隻不過如此一來,那個偏安一隅的大宋怕是扛不住幾年。到時候沒了這個富有且懦弱的大宋,兵強馬壯的大金國又搶誰去啊?總不能真讓勇士們去過那種男耕女織的生活吧?

當然了,以後的事得以後再說,如今完顏雍和他的手下們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打好這一仗,省得辜負了大宋境內某些人的好意。

命徒單合喜繼續坐鎮鳳翔府,統十三萬大軍兵壓虞允文,省得那老小子到時候又心血來潮幹出什麼不地道的事,再次狠狠捅了大金國一刀子。

由曾經取得過符離大捷的紇石烈誌寧親率十六萬大軍移師汴京路,以蒙城及潁州兩地為依托,窺準時機直插宋國境內奪取其在江北的淮南西路,以報當年宋孝宗妄動刀兵意圖趁大金國內亂收複中原的一箭之仇。

調大金國另一名將夾穀清臣領軍前往山東東路,駐於古城附近。待得戰端一起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入宋國淮南東路,奪取揚州等富饒之地進而直接威脅臨安城,迫得大宋無暇他顧,為西路以及中路大軍擴大戰果創造機會。

隨著這個決定的最終做出,金國燕京城內數十路信使飛奔而出。但或許是受到這個時代運輸條件的限製,調集軍隊以及各種必要物資需花費不少的時日,也可能是因為那位大金國的小堯舜自覺讀書比較多,想要做個斯文人。金軍並沒有在春耕期間發動進攻,甚至都沒整篇出像模像樣的檄文對大宋官家進行指責。

完顏雍已經開始顯露出了其野心,金國上下也在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著一場本不應發生的南侵戰役。讓人感覺怪異的是,大宋境內有點什麼風吹草動,金國君臣總會在第一時間知曉,而如今金國境內數十萬大軍的調動卻是顯得悄無聲息。至少正蹲在宋金兩國接壤最前線的魚寒等人就沒有接到通知,要求他們做好抗擊金兵南侵的準備。

“賢弟,烏達補那老小子最近莫非是發了什麼橫財?”年初收到那封來曆不明的警告信,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現在都還沒有發現什麼異樣,喻口縣衙的不少人已經開始懷疑當初的猜測是否太過偏激,從而在心理上開始慢慢產生了懈怠。畢竟這成天提心吊膽的日子還真就不是人過的,如今就連淩文佑都開始不再把那事放在心頭轉而恢複了財迷本色。

“哦?那老小子最近有啥大動靜不成?”未知的對頭除了發動過幾次並不成功的刺殺之外就再沒了任何行動,魚寒卻因為開春後要履行縣令的職責帶領民眾開荒種地而變得更加忙碌。今天先是帶人在工坊中折騰了一整天,回來的路上又順便去看了下城外莊稼的長勢,此時腦子已經有點犯暈的魚寒也就是這麼隨口回應著。

“你給瞅瞅,那小子最近這兩個月的私鹽采購量都快翻上一番了,照他這麼買下去,咱隻要再多開幾個鹽池想不發財都難。”隨著韶南天等人曬製海鹽的手藝變得日漸嫻熟再加上氣候的回暖,喻口縣的私鹽產量已經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原本淩文佑還在愁著如何才能將這多出來的部分盡快換成現錢或糧食,卻沒想到已經有人開始幫忙解決了這個問題。

“翻了一番?這麼說那老小子終於開竅了,知道借著咱做點倒手買賣?”做了這麼幾個月的買賣,魚寒也通過韶南天的打探大致知道了烏達補的食鹽需求量,如今對方突然加大了采購,這似乎也隻有拓展出了新的銷路似乎才可以做出合理解釋。

“那可不?你沒聽韶老頭說嗎,那漣水城的官倉都快被騰空了!若不是那老小子找到了新的買家,他還能把那麼多的鹽都給吃了不成?”很是有些羨慕,一想到正有人借著自己等人的力量大發橫財,淩文佑還真有那麼點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