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特殊使命(1 / 2)

完顏承暉很生氣卻並沒有被怒火衝昏頭腦,因為他不可能犯下和烏達補等人一樣的錯誤,認為喻口城內就隻有魚寒手下那幾十個衙役和數量不明的所謂兼職城管在進行防守。身為大金國內廷的侍局長,完顏承暉有更多機會了解天下大勢,所以他的心中非常清楚,與宋國普通百姓作戰和與宋國官軍對陣其實有很多不同之處。

為了榮華富貴、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國祚永存,趙氏皇族可以對外卑躬屈膝割地賠款,甚至是拋妻棄子一夜狂奔數百裏,隻求留下一條小命繼續坐在那顯赫無比的皇位之上。所以要戰勝宋國朝廷官軍其實並不難,有時候僅需派出一路精銳盯著趙氏皇族窮追猛打,就能取得非常輝煌的勝利。

而宋國的百姓因為有著極濃的鄉土情結,不願意離開繁衍生息了數代人的故土,不願意讓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家園為戰火所吞噬,更不願意讓自己祖宗們的安息之所被異族鐵騎所踐踏。所以即便是趙氏皇族已經自廢武功上百年,但真要是把宋國的那些尋常百姓給逼急了,玩起命來那可是不分男女老幼的!

滅宋的最大障礙並非來自趙氏皇族,也跟宋國那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禁軍精銳沒多大關係,真正讓金人無法迅速占領中原竊據華夏的恰恰是那些如草芥般存在的宋國普通民眾。不敲掉那些卑微民眾的錚錚鐵骨,不磨滅這個民族的強烈自豪感,不斷掉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文化傳承,大金國就永遠不可能實現那個偉大的夢想。

完顏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在北方一邊揮舞大刀對反抗者施以殘酷鎮壓,一邊休養生息采用懷柔之策來對那些被大宋朝廷所拋棄的宋人進行潛移默化。數百年後的金國餘孽也知道這個道理,若以他們才會大肆地吹捧民族融合施行愚民政策。而奉命率軍前來增援的完顏承暉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才會將喻口城內的所有民眾都列為自己的勁敵!

兵書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如今完顏承暉麾下也不過才萬餘人馬隻能說是和喻口城內民眾大致相當,再加上對手有城池為依托構築起了防線,冒然發動進攻這並不是什麼好主意。

出發之前夾穀清臣提出了三條要求,首先就是要保證喻口城內的宋人不能威脅到大金國南下大軍的後勤補給。其次則是要盡量減小出現不必要的傷亡,因為如今的進軍速度已經遠遠緩於預期,宋室朝廷應該獲得了足夠的時間調動大軍,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必須為接下來對揚州、泰州、如皋等地的進攻儲備更多的力量。

而第三條則是最重要的,而且聽說這個命令是由完顏雍親自下達。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保證魚寒等喻口城內宋國朝廷命官的生命安全,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可以破城可以屠城但這三個人必須是被活蹦亂跳地給擰到上京去讓大金國的聖主明君好好給瞧上一眼!

別人或許會感到困惑,不明白完顏雍為何會對這三個名不見經傳在大宋處處遭受排擠的芝麻綠豆小官如此感興趣。但完顏承暉很清楚,喻口城內的朱熹雖迂腐之極且頑固地堅持著華夷之防,但他那套集集心性儒學和二程觀點與大成的理學思想,隻需有心之人稍加篡改,就可以成為束縛整個華夏民族思維的一大利器!

還有那辛棄疾,別看在宋國處處受人猜忌難以獲得重用,可在北地他因為曾經做過耿京義軍的掌書記,後又率五十餘人突襲數萬叛軍大營,親手將叛逆張安國給綁回了健康,等等以一係列的壯舉而頗具聲望。若是能把他給活捉了,不論其最終是否會效忠大金國,都足以對如今繼續在北方鬧事的那些個大宋棄民構成嚴重的心理打擊。

至於剩下那個在大金國內沒人能想起當年重昏侯身邊有誰能生下這麼個妖孽的魚寒,完顏雍給出的評價是“此子可堪大用”!是的,完顏雍不是他那些幾百年後狂妄自大卻最終隻能嚷嚷著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不成氣候已經大腦萎縮小腦退化的雜交後人,而且不僅是他就連他的前任們也從不認為僅憑弓馬騎射就足以無敵天下。

曾經通過特殊手段獲得了魚寒在宋國武舉考場上做出的三份答卷,又親眼見識過這個混蛋送給琴心的破爛所具有的威力,完顏雍早已經為之怦然心動。而此次悄然前往東平府督戰的他,更是在前線傳回的戰報中看到了科技水平取得突飛猛擊的發展後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

必須把魚寒那個混蛋給擰回來,然後使盡一切手段,無論是高官厚爵還是子女財貨,隻要他願意為大金國效力,那就要什麼給什麼!即便是最終無法勸降,也寧可把他給剁成肉泥,而絕不能留其為宋國君臣所用,否則大金國的好日子怕就是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