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脫身之計(1 / 2)

一個駐守在淮陰城內麾下有三萬大軍的楚州刺史,一個首次率軍出征就被人給暗算了正滿肚子怒氣領著數千精銳的金國未來名臣,一個為了能夠保住江山社稷的殫盡竭慮的大宋官家,還有個在望仙橋上大把吃藥大塊啖肉大碗喝酒的大宋太上皇!外加一股正躲在幕後偷笑卻不得不提的龐大勢力,畢竟沒有李道救過那個柳大人,沒有李鳳娘“無意間”把魚寒收留趙芷嫣的事給捅了出來,現在的情況也不至於會有這麼複雜。

五股來曆各有不同卻都不好招惹的勢力,所能產生的影響在同一時間爆發,而作為他們打擊目標的魚寒等人不僅無權無勢而且還帶著一群無家可歸的普通百姓,還真有那麼點四麵楚歌外加上天無門的意思。這要是換了個人,別說是進行反抗,怕是逃跑的心思都難以興起。

魚寒沒有逆來順受的習慣,更不打算讓人把自己給弄去切肉片玩。因為他來了大宋這麼多年沒鬧出點大動靜也就算了,若是還要這麼憋屈地命喪黃泉,那說出去得有多丟臉?當然了,作為一個混蛋要不要臉麵都可以,但跟在他身邊那些注定會被殃及魚池的人呢?

不求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讓治下民眾發家致富過上安寧的生活,但至少要保證他們不會真被人當作了草芥,這完全是一個縣令的份內之事!而不管是朱熹是辛棄疾還是淩文佑那些個自家兄弟,可以被自己糊弄但決不允許有旁人隨便欺負,這是魚寒的底線!更何況他現在還有個貌若天仙的娘子,那是能輕易受到傷害的?

不就是腹背受敵麼?當年初來乍到的時候還倒黴滴掉進了金國鐵騎的十麵埋伏當中,不照樣借著韶南天準備好的密道揀回了一條小命?危機,危險中藏著機會,放下了不切實際的幻想拆掉了心中那道最後的防線,任由那顆不安份的種子迅速生根發芽,再借著朱熹和辛棄疾遭受打擊一時間有些茫然的機會去做一點穿越者喜歡做的事,其實也還不錯!

“賢弟,莫不如我們現在就趁對頭還沒法動進攻的時候突圍,回喻口去踞城而守?俺就不信了,在這個時候誰還敢調動大宋官軍的力量明目張膽地攻打大宋城池!”繼續猶豫下去肯定是全軍覆滅的結局,隻有趁兩股敵軍還在做準備的時候打個時間差,趕緊開溜才是最正確的選擇。而淩文佑最先想到的就是回到雖然算不上什麼堅城,卻是苦心經營了好幾個月的喻口。

“淩大哥之計甚可,突圍之時我們還可派一路人馬南下去找桑伯,讓他立即前來接應!”已經到了必須同舟共濟的時刻,若是連帳內這些人都不能相信,那還怎麼去應對這個危局?上官倩妤再次提到了那支被魚寒視為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隱藏力量,實在是因為她很清楚即便是成功退守喻口,也無法抵擋住敵人的長期進攻。

“依二位先生之見呢?”既不表示讚同也沒有提出自己的見解,魚寒卻向朱熹和辛棄疾發出了詢問,隻因為他到現在為止也不敢完全相信眼前這兩位對大宋無比忠心的正人君子願意跟著自己去胡鬧,特別是那個以迂腐與愚忠著稱且有著龐大家族需要考慮的榆木腦袋。

“斷不可現在就撤兵,否則我等叛逆之罪將無法洗脫!”乍聽起來還會以為是朱熹又開始犯糊塗了,依舊是對朝廷充滿了希望,打算委曲求全以待來日能夠鳴冤昭雪至少獲得****。可實際上等這榆木腦袋做完了解釋,魚寒才知道人家不過是在習慣性地糊弄人而已。

公孫翕屠送來了最可靠的緊急情報,邱大監軍已經加以了證實並道出了更危險更要命的事實,可問題是這些都屬於沒有公開的秘密啊!而魚寒等人接到的那個廣為人知的命令是馳援楚州駐軍並聽候調遣,如果他們在楚州大軍還沒有與金人有所行動之前就開溜,那可是抗命不尊是擅自行動是心懷叵測!一旦這個罪名被坐實,大宋官軍在金人進攻喻口的時候袖手旁觀甚至是聯虜滅寇,還需要別的什麼借口嗎?想收拾魚寒的那些人,怕是睡著了都得笑醒!

“元晦兄所言甚是,況且我等若回喻口,亦隻是自絕生路之舉!”和朱熹一樣知道魚寒提問的真實意圖,卻同樣沒有去和這個小混蛋計較什麼,辛棄疾隻是從純軍事的角度否決了剛才的那個建議。

身後是數千驍勇善戰且實力尚存把他們恨入了骨頭縫的金軍,包括完顏承暉在內的所有統帥又吃過一次虧,想要繼續采用偷襲的手段怕是很難取得成功。這個時候再去招惹那些個滿肚子怒火的蠻子,從金軍駐守的方向進行突圍,就算是僥幸成功也必須付出難以承受的巨大傷亡。況且回了喻口城又能如何?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在宋金兩國大軍的輪番進攻下,最多也就能撐上大半個月!桑伯就算有天大的能耐,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把他們接應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