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縱敵為禍(1 / 2)

“某無武侯之智,又豈敢行那東施效顰之舉?”滿腹經綸的朱熹對經史子集多有涉獵,再加上他本人對諸葛亮又頗為敬仰,自然也知道那什麼七擒七縱的典故出自何處。可讓人奇怪的是,魚寒這次沒有信口雌黃順便杜撰先賢之言,朱熹卻並沒有選擇順勢而為借著前人的故智對這小混蛋進行糊弄。

“元晦先生適才之言……”本來腦袋就不太靈光,再加上一肚子的煩心事,魚寒在聽到這話之後愈發感到了迷茫。既然朱熹沒打算學諸葛亮,那他沒事建議把擒獲的敵軍主帥給放了幹嘛?莫非這個全牟平城的人知道才華橫溢卻唯獨對軍略不太在行的當世大儒真是閑得無聊,想要來出點餿主意給自己添亂?

“番邦蠻夷不識教化,豈能以仁義之心待之?”朱熹敬仰諸葛亮不假,但這榆木腦袋推崇的是其懂義利之大分、行忠誠仁義之事,說白了也就是想借機樹個典型以便宣揚他自己的那套理論,而並非對那位蜀漢名臣做過的所有事情都讚同。況且曆史已經證明,諸葛亮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甚至無視蜀漢將士傷亡而實施的懷柔政策,根本就沒有起到他一廂情願所希望取得成效,自建興九年開始那些個所謂心悅誠服的蠻夷隻要有心鬧事照樣不會客氣。

生在這個朝廷暗弱,無力阻止異族入侵,華夏之民飽受蹂躪的年代,朱熹本身就在竭力推崇華夷之防,以至於到目前為止他都還對來自羅殿地區的匝蠻等部族青壯存在著一些偏見。別說這榆木腦袋沒有那種領軍作戰在談笑之間生擒敵酋的能耐,就算他有也絕不會去做出和諸葛武侯相同的舉動。

“元晦先生,咱有啥話能不能直接說?俺最近事挺多的,要不就等忙完這陣再來聆聽您的教誨?”魚寒似乎明白了淩文佑那財迷為什麼不喜歡聽朱熹說話,就這麼個能把人給繞得個暈頭轉向的談話方式,那就是扯上一整年也弄不懂這位當世大儒的真實意圖啊!

“某且問汝,那喚作伊什布的蠻子是何身份?”莫名其妙就被這小混蛋給糊弄得用一種隱晦的方式對自己推崇的人物表示出了些許不滿,朱熹顯然也失去了繼續說教的心情,雖然打算順著魚寒的意思把話題扯回正軌,卻是在依然是采用了提問的方式。

“金國派駐登州的世襲猛安啊,元晦先生您不會把這個給忘了吧?”非常懷疑朱熹已經提前出現了某些本不應該在這個年齡出現的病症,魚寒在好意提醒之餘眼神中更中充滿了憐憫,已經在開始琢磨著是不是該讓臨安的法海把牛大夫給糊弄過來,好好給這位最近公務繁忙的大儒診治一番。

“某問的不是這個!”幸虧朱熹不會什麼讀心術,不知道魚寒此時的想法,否則要是讓他知道這小混蛋到了現在都還有胡思亂想的心情,肯定又會被氣得暴跳如雷!

“不是這個?”一個自認為非常正確的答案,卻並非是對方想要的?為了不讓自己那顆不太靈光的腦袋因為過熱而開始罷工,魚寒隻能胡猜道:“那還能是啥?思想守舊偏又妄自尊大的金國勇士?不知羞恥一大把年紀還沒事就納妙齡女子為妾的老東西?或者據說是前不久剛搗鼓出個娃的……”

“臣子!伊什布乃是金國臣子!”聽得自家夫君越說越不靠譜,特別是那什麼納妾生子的混賬話讓上官倩妤的心中產生了一絲不滿,當即也就顧不上什麼禮節不禮節的,給出了另外一個眾所周知卻偏偏被魚寒給忽略掉的答案。

“淑玹所言甚是!”顯然是對這個頗受自己重視的編外女弟子的回答很滿意,朱熹甚至還拈須微笑點了點頭表示讚許。

“元晦先生,您這不還是廢話麼?那伊什布不是臣子還能是啥?就他那副倒黴樣,咋看都不是做君王的材料啊!”當然了,如果伊什布真有那能力謀朝篡位並成為了大金國的國主,魚寒還是非常樂意見到那種情況發生的,甚至還可以搞點小動作表示一下支持。

“即為臣屬,當如何行事?”廢話?瞧朱熹這架勢,還真是打算把廢話進行到底,不來個尋根溯源還就不打算離開。

“這還用說麼,當然是欺上瞞下,中飽私囊……”這是魚寒曾經的夢想,在頭暈腦脹之際也是純屬條件反射似地就給說了出來。

“明哲保身!”自家夫君很無恥,自家夫君是個混蛋,自己當初也是瞎了眼才會同意嫁給他……找了無數種荒唐的理由來平息心中的怒火順便掩蓋自己的羞愧,強忍著沒有直接把魚寒給踹出去的上官倩妤決定看在夫妻情分上再幫這混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