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定十五年,宋淳熙二年,春,堪稱銅牆鐵壁的大金國國都為敵所破,雄心勃勃誌渴望一統天下的大金國聖君完顏雍不但被一個小混蛋狠狠扇了一耳光,更是被迫簽署了一份極不平等的城下之盟,割地賠款讓人訛走了一大堆東西!消息一出,天下嘩然!人們既為魚寒的瘋狂舉動感到震驚,也羨慕他在攻進中都城時憑借的逆天運氣,更為戰場上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所深深吸引。
然而還沒等天下民眾將這個消息進行徹底消化,另一件隨之而發生的事情更讓他們感到了傻眼。大金國出兵複仇了!要說這原本沒什麼值得驚訝的,畢竟這幾十年裏風頭正盛的大金國吃了這麼大個虧,要是不鬧出點動靜來挽回顏麵,那還不得被當作了任人揉捏的軟柿子?還不得被比魚寒實力更強大的大宋、西夏甚至是萌古諸部成天欺負?
一種完全屬於預料中的舉動,讓天下人感到困惑的是,那完顏雍是不是被這事給氣糊塗了?他出兵複仇不去找那個侵占了大金國三州之地的小混蛋,反而是兵鋒直指這些年一直都挺老實的大宋?撈了一大筆好處的肇事者沒有受到懲處,圍觀的閑雜人等卻成為了被打擊的對象?這還能不能講點道理了?
天下輿論再次嘩然,宋金兩國民間已經開始有文人墨客對完顏雍這種遷怒於人的惡劣行為發出了嚴正抗議。但很快的,大金國就以檄文的方式告訴了世人,大金國君臣這麼做並非是在舍本逐末傷及無辜,而恰恰是在遵循世俗禮法基礎上展開的有針對性的報複,因為他們的手裏掌握著足夠的理由對大宋用兵。
不打魚寒,那是因為雙方已經簽署了城下之盟,不管大金國君臣當初是自願還是被迫,但他們都願意信守承諾,在兩年之內不對萊州等地用兵。但魚寒是宋人更是宋臣,誰能保證那混蛋的這番作為不是受了大宋朝廷的指使或者支助?畢竟這前一年大宋官家才因為儀禮問題派人去中都進行了抗議,雖說是遭到拒絕並很快在大金國的言辭訓斥之下表示了懺悔,但又有誰能保證他就沒有懷恨在心,進而做出點惱羞成怒的舉動來?
沒有人能保證,因為帝王之心本就難以揣測,而孝宗皇帝又恰恰是被譽為“中興之主”。所以在金人的胡攪蠻纏之下,還真有不少人開始懷疑這次的大動靜就是大宋官家借魚寒之手所實施的陰謀。況且完顏雍手裏還攥著前些年大宋試圖對大金國實施金融戰爭的所有行動細節,此時一經大白於天下之後,更是讓他的出兵行動披上了一張足以堵住天下悠悠眾口的遮羞布!
要說大金國做出的解釋當中,唯一能讓部分知情人士產生點疑惑的也就是大宋官家怎麼會如此糊塗?陰謀被人識破了也就罷了,畢竟金國安插在大宋境內的眼線也著實不少。但他為什麼在早些年就已經決定對魚寒下黑手準備將那小混蛋給淩遲處決的情況下,還忘了要將其從大宋官員的名單中刪除?如此低級的錯誤,為什麼會是足以名垂青史的孝宗皇帝作為?這要換成他那便宜老爹還差不多!
孝宗皇帝不糊塗,但誰讓大宋朝堂之上有不少重臣都心向大金國,而那個負責官吏登記的吏部郎官恰好又位其中的一份子呢?再加上一心想要母儀天下的李鳳娘最近剛收了一份飛鴿傳書,那還能不借著大宋太子殿下的勢力去辦點實事?而這兩股勢力合在了一起,大宋官家就算是再英明也特別容易犯下些小錯誤。
“諸位愛卿,都說說吧,此事該如何應對?”端坐於殿中,孝宗皇帝此時的心情極其複雜。莫名其妙就被當作了替罪羊,去承受金軍的打擊,這換了誰都會覺得特別委屈。而除此之外,他的心中還有那麼一絲的懊惱。
要知道魚寒當年可是自稱耗費十數年時間曆經千難萬險為履行先人遺命而來投靠大宋,不但獻上了傳國玉璽,還幫忙謀劃了能讓金國徹底陷入內亂卻因為某種原因而被中途放棄並在最近被大白於天下的金融戰爭,最後更是拿出了因資金問題而被束之高閣卻在此次進攻金國中都之戰中大顯神威的紅夷大炮呈與大宋朝廷。偏偏就這麼一個完全具備逆天改命之能,原本應該成為大宋朝的棟梁之才,卻因其特殊身份而遭受多方排擠,直至……
雖說當年下旨將魚寒淩遲處決的是住在望仙橋上的太上皇,但孝宗皇帝自己也確實沒想要那小混蛋在率領歸正之人馳援淮陰城後還能逍遙快活地升官發財!然而事情已經發生,懊惱也無濟於事。孝宗皇帝現在需要做的,不是為了昔日遵循大宋傳統的行為表示歉意,而是想辦法擋住來勢洶洶的金國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