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鹽商鳴冤(1 / 2)

壓在人們心頭的陰霾終於漸漸散去,除了出多一個打著巡視旗號實則是被綁來卻占了大半個衙門的大金國太子之外,牟平城內似乎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百姓們依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朱熹依舊在各個教學點之間奔走不停宣揚著那套迂腐的理論,辛棄疾和翟崇儉依舊在玩命地折騰著那些倒黴青壯,城內外的各個作坊裏依舊能時不時地看到魚寒忙碌的身影,就連柳芳芳夫婦也在忙著挑選符合要求的義軍成員並派往萊州建立防線。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點,安寧與祥和仿佛又回到了牟平。唯有日漸冷清的街市在此時顯得有那麼一點礙眼讓民眾們不是太習慣,特別是在完顏雍遵照協定撤出登萊二州的大金國官員以及富紳後,這種情況就正在變得更加嚴重。

不過要說起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以前不管怎麼說牟平都還是大金國名義上的領土,雖為賊寇所盤踞卻也不乏膽大的商人前來從事貿易活動。而如今魚寒都率軍攻破了大金國的中都城,狠狠扇了大金國君臣一耳光還訛走了那麼多東西,完顏雍就算是顧忌唯一的皇位繼承人安危、礙於城下之盟不好意思立即展開反擊,也還可以下旨對被割讓出去的三州之地實施物資禁運!在金國實施圍堵,前往大宋的海上走私船隊運量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會出現商業的蕭條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沒辦法迅速改變這種局麵,因為魚寒現在的實力還太弱,能守住三州之地就已經是很不錯了,哪還有能力去揍得完顏雍再簽署一份極不平等懂得貿易合約?不過好在這年頭還是以自己自主的小農經濟為主,民眾們對於生產生活物資的對外依賴程度並不太高。而且況魚寒手裏還有一件大金國君臣們不得一邊禁運一邊臭罵卻又要一邊進行大量采購的必需品,偶爾也能換回一點物資補充日常所需,也還不至於使得商業活動戛然停止。

鹽,更準確的說是熬製的食鹽銷售,已經成為了魚寒治下唯一還能順利開展的貿易活動,不僅能夠換回急需的物資,更起著穩定人心的關鍵作用。而這個小混蛋顯然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才會在接收登州之後的第一時間就讓桑伯帶著熟練工匠們趕往了巨風鹽場並在那裏招募人員擴大生產。

然而,這種單一的商品輸出是非常容易遭到破壞的。事實更是證明古人缺的是見識而非知識,完顏雍和他手下那票大金國重臣更不是什麼好欺負的善茬!就在魚寒回到牟平還不足一個月,朱熹等人各自忙著重振民心士氣,柳芳芳所部還沒有完成對新占登萊二州完全控製的時候,大金國君臣出手了,而且還是一拳直接打到了魚寒等人的要害之處!

“咚——咚——”沉悶的鳴冤鼓聲在清晨響起,不但引得正準備開始新一天勞作的民眾們駐足觀看,還把那個因為娘子不再身邊而孤枕難眠剛睡著不到一個時辰的小混蛋從夢中驚醒。

“大人,您可要替小民做主啊!”為了能夠給魚寒製造出盡可能多的麻煩,完顏雍已經嚴旨要求登萊以及寧海洲大金國官員盡快撤離,即便是一時半會兒因為家大業大還得籌備些時日,也絕對禁止處理任何公務。如今在這三州之地也就隻有牟平衙門裏還能找到管事的人,而那位擊響了鳴冤鼓的大叔肯定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才會一看到睡眼朦朧的魚寒出現在眼前就趕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嚎了起來。

“大叔,咱有啥事能不能好好說?這大清早的,你這一哭起來還真有些個滲人!”雖說是來到這個時代後就沒少奉大宋朝廷旨意做官,可就魚寒那性子也確實沒辦法板著個臉跟治下民眾抖摟什麼官威,況且以前不管是在羅殿還是喻口甚至是牟平,衙門裏的日常事務基本都是朱熹在負責打理根本也不需要這個小混蛋親自參與。若不是朱熹已經忙得兩天都沒露麵,魚寒還真不願坐到堂上。

“大人,小的冤枉啊!您若是不主持公道,小的那一大家子可就沒法活了啊!”到了衙門之內就得喊冤,這是規矩是傳統,雖說眼前這個大人看上去有那麼點不靠譜,但前來告狀之人還是決定先把這個流程走完。

頭一次升堂審案,完全沒有任何的經驗。隻是瞧著人家哭的那麼悲切,又說得這麼嚴重,魚寒也不得不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卻依然毫無官威地對著臨時充當衙役的護衛道:“來,給這位大叔找張椅子,讓他坐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