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參加攻打金國中都的戰鬥,而是在半途就率領運輸船隊返航卻突然消失了大半年的上官倩妤要回來了?要說這確實是個好消息,至少某個因為孤枕難眠而成天惹是生非的小混蛋有了約束,但這和眼前急需解決的糧食問題又有什麼關係?一直是在按照傳統觀念培養未來才女的朱熹本身就不太擅長耕種之事,他那個經史子集皆有觸及、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一身武學高深莫測的得意編外女弟子似乎也沒有理由能夠在這方麵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好歹還頂了個恩師名頭的朱熹都不相信上官倩妤會有能力解決糧食問題,相比而言雙方關係更顯疏遠的辛棄疾當然就更有理由去懷疑。若不是還抱著最後一線幻想,指望著魚寒能夠因為夫妻團聚而心情愉悅再給想出點什麼餿主意,這兩位當朝名士怕是又得聯手把某個小混蛋揍得雞毛子亂叫,讓正蹲在府衙後院的大金國太子免費再看一場敵人內部之間的鬧劇。
或許是因為事情過去了太久,以至於朱熹和辛棄疾都忘記了上官倩妤曾經是威震洞庭湖的女匪首,忘了她的身邊除了一個因年邁而留在巨風鹽場負責食鹽熬製的桑伯之外,更有一群年輕力壯且忠心不二的手下。再加上這兩位當朝名士根本不知道魚寒的真實身世,所以他們才會做出了一個看似正確實則出現嚴重偏差的判斷,認為那小混蛋根本沒有可能依靠上官倩妤的突然消失又突然返回而在短期內就處理好糧食短缺的問題。
當初在羅殿回臨安的路上就讓桑伯帶著泥鰍等人半道消失前往泉州港,魚寒雖然是存了備下退路的心思,卻還交代給了他們另外一項更重要的任務。若不是大宋朝廷在隨後做出了一連串雖是符合時代特征卻非常容易讓人心灰意冷的舉動,孝宗皇帝將會成為那個安排的最大受益者,甚至是整個大宋的國力都會因此而出現突飛猛進似的增長。
桑伯在糊弄柴家船廠打造最適合用於走私的福船同時還沒忘訂購幾艘大宋采用成熟工藝生產能夠遠航至北非地區的海船,並且還利用這層關係招募了一群亡命之徒,交給從小就生活在洞庭湖內卻花了數年時間去習慣海上風浪掌握航行方法的泥鰍等人。那是因為魚寒當年交給他們的任務就是北上北上一直北上,越過大宋朝海上絲綢之路的最北端,前往一個他們從未聽說過的地方——白令海峽,在一片能夠看得到萬年冰川的地方轉向東行沿海岸南下!
派出幾個湖匪帶領著一群唯利是圖的混蛋去趕在西方人之前數百年就展開一場探險,因為魚寒知道他就算是求助於大宋朝廷也不會獲得任何幫助,畢竟這種事聽起來太過邪乎。所以他隻能通過一己之力去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去尋找幾件能夠迅速提升大宋國力的東西,然後借此去討好大宋官家順便讓自己也從此過上衣食無憂的逍遙日子。
可誰知道這世間之事永遠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大宋朝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依然不怎麼喜歡那些北方回來的歸正人,依然不可能重用一個有先皇心腹之嫌的小混蛋。從而直接導致了魚寒當年做出的一切安排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都隻能他自己去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