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溫泉育種(上)(1 / 2)

從碼頭一直罵到了衙門口,接風宴上更是悶悶不了最後還借著酒勁耍潑,稍後雖然恢複了些正常沒再去招惹那些剛從萬裏之遙探險回來的亡命之徒卻開始鬧起了罷工,成天沒事就把魚寒給擰到麵前借口其所用非人而喋喋不休地念叨上好幾個時辰。要說朱熹這種當世大儒耍起脾氣來,那還真是能把人給折騰得發瘋!

“孽障……”五天了,整整五天了,朱熹好不容易才忘記了那一船被扔掉的黃金,忘記了魚寒讓泥鰍等人無比帶回來的那兩堆破爛經過篩選之後隻有一成可堪利用,忘記了將某個小混蛋直接給扔到沉船地點去從事水下考古工作的初衷。卻又因為另外一件事情的出現而更加憤怒,更加想將魚寒給……

魚寒又發政令了,在朱熹怒火未滅依舊不肯配合的情況下,這混蛋居然自作主張連夜讓給身邊的衛護們幫著將官府告示貼遍了牟平城的大街小巷,還通過飛鴿傳書讓正在即墨檢查防禦工事修建進度的柳芳芳夫婦用最快的速度將此消息告知轄區內的大小官吏!而相比起上次在轄區內重舉孝廉挑選官員都還要荒唐的是,魚寒如今是要高薪招募本地民眾來幫忙種地!

是的,高薪!在糧食畝產頂多也不過就三百來斤的宋代,魚寒開出了幫他種一畝地可獲錢五貫、糧五百斤的天價,而且還是先付款後幹活!此等荒唐政令一出,朱熹倒是繼續將那小混蛋臭罵了一通,但在民間所引起的轟動效應比上一次還要巨大。

不過想想民眾們會有如此大的反應似乎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在北方,特別是在官吏文士富商巨賈都已經奉大金國朝廷之命搬遷一空的登萊及寧海三州之地,普通民眾要說誰不會種地,那還真是個天大的笑話。大多數人都會做的事,其中能力特別突出者少說也得有好幾萬人!如今突然得知可以幹著一樣的活,卻能獲得自己一輩子想都不敢想的收益,誰能不激動?

原本隻打算招募一百人,可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呼啦啦地來了三五萬人報名自薦。幸虧前段時間剛走馬上任的官員們德高望重又熟知民情更不敢徇私枉法,魚寒這才得以在他們的幫助之下完成了篩選工作。否則就那小混蛋,如今怕是得哭著幹出點朝令夕改的破事才行!

“元晦先生……”一直都沒想明白朱熹那張大嘴是用什麼材質製成,居然經常都可以喋喋不休地罵上幾個時辰還不感覺口幹舌燥,但為了防止這榆木腦袋因為浪費唾沫過多而出現脫水的症狀,魚寒還是非常好心地解下了前幾天才工坊內軋製成功的鐵皮水壺遞上前去。“來,先喝口水潤潤嗓子!”

“哼!”很想順手就把這東西砸到魚寒的臉上,可又實在害怕鬧出任命。畢竟那小混蛋也說過,搗鼓這東西可是有著重要軍事用途的,平常用來盛水以備不時之需,但到了戰場上就可以配上三尺精鋼鏈條當作流星錘使!放棄了使用暴力,卻因為甘泉入口而變得更加精力充沛,非常斯文地蘸掉嘴角水漬,朱熹這才又接著罵道:“汝這豎子,不修德行不識大義也就罷了,如今竟而對這農事妄加幹預,豈不知……”

“大人,朱夫子所言甚是,您要不再考慮一下?”村正,不是傳說中的倭島妖刀,而是唐時設立負責“催驅賦役”的基層地方官員。世居萊州膠水城外崮山腳下的宣承義以前可不敢想自己也能坐到這個位置上,隻是兩個月前才獲得眾人推舉的又恰好是村裏幹農活的一把好手,這才與村民們商議之後毛遂自薦跑來幫魚寒的忙。

按道理說在朱熹訓斥某個小混蛋的時候,宣承義不應該發表什麼個人意見,畢竟在如今這登萊及寧海三州之地,學問最好的當然得屬那榆木腦袋,就他適才那些個斯斯文文的罵人話,文學功底稍微差一點的還真是聽不懂。可誰讓他恰好在朱熹的小聲訓斥中恰好聽明白了魚寒這次招募他們前來要幹嘛呢?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老話是沒錯,但要知道這次應召前來為魚寒提供幫助的可都是些憨厚樸實的尋常百姓,他們既然能夠到各地年劭德勳的官員推薦,就肯定不隻是農活做得特別好,不可能隻為了賺取利益就對雇主的荒唐行為不管不問。更別說像宣承義這種本身就具有很高道德修養的老者,他又豈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上司瞎胡鬧?

近百名成天麵朝黃土背朝天辛勤耕作的普通百姓,或許他們沒什麼別的能力,但這侍弄莊稼的水平怎麼說也要比魚寒高了不止一籌!他們能不知道牟平地區雖土地肥沃,雖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但無霜期隻有半年?能不知道再過不久便是秋分,天氣漸漸轉冷不再適合農作物的生長?所以他們也不管魚寒派人從萬裏之外帶回來了什麼,也不管這位據說是經常胡鬧的大人是否會接受,都必須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出最中肯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