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契機閃現(1 / 2)

哦……”很是有些失望,但不得不承認宋代的普通民眾還是非常講道理的。即便還沒有完全承認魚寒等人對這一方土地的有效管轄,卻已經能夠體諒現實存在的難處,尋思著今年實在種不上這種好吃的新作物其實也沒啥。況且這等上一等也未必都是壞事,畢竟老話也說過“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萬裏之外給運回來的東西,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水土不服什麼的?

既然魚大人都說了今年的種子儲備有限沒辦法進行大麵積推廣,也就別去湊這個熱鬧給官府添麻煩了。大方一點把試種的機會讓給別人,既不會因此而失了樸實厚道的美名,又還能仔細看看會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問題。等來年官府湊齊了足夠的種子,自己這些人又學會到些相關的經驗,再依葫蘆畫瓢豈不是更加穩當?至於孩子們的事也好解決,回家哄一哄,實在不行就痛揍一頓也能應付過去!

要說民眾們會有這種想法其實一點都不足為奇,畢竟這世上敢為天下先的人並不占大多數。況且農作物的種植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到成效的事,誰也不願意辛勤勞作一整年結果就是為了替人家證明事不可為。也正是因為這種求穩的心態在起著關鍵作用,原本還打算跑來討個說法的民眾們在聽了宣承義的話之後漸漸冷靜下來,有些意興闌珊地準備離開。可他們剛轉過身,卻有不少人似乎想到了什麼趕緊停下了腳步,滿麵驚恐地望著身邊的同伴……

“宣家後生,你剛才說啥?”扔掉了手中的拐杖,忘記了禮儀規範,隻見得已是耄耋之年的老族長突然以一種足令青壯都為之汗顏的速度衝上前去,緊緊地抓住宣承義的衣襟,幾乎是在用吼的問道:“你再說一遍,你們此次奉召前去為官府做工,一共種了多少地?收獲有多少?”

這終於有人反應過來了啊?剛才一直在暗地裏攥著一把汗,就擔心村民們又跟昨日一樣忽略掉了這個最關鍵的信息,而讓自己無法得到足夠的支持去與別人爭取項權利。被人擰著衣襟還噴了一臉唾沫的宣承義總算是能夠放下了些許擔憂,卻努力裝出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道:“三畝八分地,收獲七千七百四十餘斤!”

“多少?”老族長已經上了年紀,有些耳背也完全是在情理當中。可這一次似乎有些不太一樣,因為就在他的身後那些正準備離去的村民也做出了同樣的反應,居然異口同聲地發出了質問之聲,也不怕把宣承義的耳朵給震出了毛病。

“三畝八分地,收糧七千七百四十餘斤……”被驟然在耳邊響起的吼聲震得倒退了兩步,好不容易穩住心神的宣承義完全能夠理解村民們如今這種激動的情緒,因為即便是他們那些被高薪招募去親自參與種植管理的各村代表在第一次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也被嚇得不輕,足足有好幾個時辰都沒能回過神來。最後甚至有人當場跪倒在地,捧著那些個土豆和紅薯痛哭流涕。

“不……不到四……四畝的地,種……種了八……八千斤?”再一次非常確定的回答,卻猶如晴天霹靂,將在場的村民給雷得個外焦裏嫩。包括老族長在內的所有人,都隻是在毫無意識地重複著這樣一句讓他們完全無法相信的話。

四畝地產出八千斤!完全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放在宋代,誰能創造出這個奇跡?神仙?妖怪?不,都不是!是魚大人帶著一群最普通的凡人靠著辛勤的勞作,在冬季這個並不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季節所創造出來的逆天神跡!這要是能夠在短時間內被一群普通民眾所接受,那才是另外一個奇跡。

“後……後生,這……這可……可玩笑不得!”老族長一輩子都沒念過書,更別說去學什麼算學,所以他根本無法得出畝產多少這麼一個非常簡單的數字。但這有什麼呢?在這個地廣人稀的年代,四畝地算個什麼事?哦,對,也確實要算個事。可那是好幾十年之前了,那個時候大宋朝廷的達官顯貴們瘋狂侵占著天下的土地,象他們這種普通民眾能依附在某個豪門之下替人忙活一整年掙點養家糊口的糧食就已屬難能可貴的,哪還能有屬於自己的田地?

但如今不同了,如今大宋朝廷已經被金人趕到了江南,正在禍害南方的百姓沒功夫搭理他們這些北地棄民。而隨著魚大人的道來,大金國的勇士們也離開了這一方沃土。如今隻要家中有足夠的勞力能照顧得過來,隻要能按照田畝數量把魚大人要的那三成稅賦給交上去,別說是四畝地,哪怕是四十畝、四百畝,都不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