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國的太子殿下總算是平安無恙地回到了相對安全的昌樂城,完顏承暉雖然因為考慮到城外還有一群缺德帶冒險、穿著重型裝備卻采用輕騎戰術的烏合之眾存在,若是他們鐵了心要在野外偷襲護送完顏允恭回京的隊伍,還真就沒有誰能夠保證不會發生點特殊情況!但為了再次重蹈覆轍,他還找找盡了各種理由盡量不讓那位身份高貴的搗亂分子參與到正在緊鑼密鼓展開的城防工作當中。
敗而不亂,完顏承暉正在漸漸展露出他的大將風範,而事實也證明他的某些猜測確實很有道理。作為大金國的肘腋之患,魚寒在打掃完安丘戰場撿了一大堆的破爛之後,終於在第二天半夜裏才拖拖拉拉地率軍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當中。那個沒臉沒皮的小混蛋會乘勝追擊再次兵臨城下,這並不奇怪,就那有便宜就占的小混蛋若不來才會讓人剛到詫異。可作為這群烏合之眾的先頭部隊,鐵木真和朱元璋率領的騎兵並未一同出現,這多少讓完顏承暉既是慶幸又有些許的不安。
慶幸自己做出了最英明的決策,沒讓對手掐著自己的命門又一次把大金國的太子殿下給擰到城外耀武揚威。卻擔心鐵木真和朱元璋那倆小屁孩正在率軍對他派往別處求援並將戰敗消息傳回京中的信使們展開截殺,若是那樣的話這接下來的戰鬥可就難了!
無必救之兵則無必守之城,魚寒能夠打破這個傳統那是因為他足夠無恥且有文武雙全的辛大俠等人幫襯著,而且從戰鬥進行的過程來看當初雙方的實力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懸殊。如今攻防易事,完顏承暉可就沒把握能夠做得比對手更好。畢竟就算不考慮陌刀兵和鐵騎之間本就不相伯仲的戰鬥力,也還得考慮到他原先所占有的軍隊數量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士氣已遭受到了嚴重打擊。而比這些更讓人頭疼的是,他為了能夠順利撤退扔了太多輜重給自己的對手,其中甚至包括了大金國好不容易才攢下的紅夷大炮!
沒有了最先進的武器,常規作戰又很難占據太多的優勢,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昌樂城牆的堅固度並不亞於安丘。可如果得不到外部的及時增援,他又能夠憑借城防工事堅持多久?完全不需要考慮,他都知道魚寒那小混蛋一定會重施自己在安丘城下的故伎,利用強大的遠程攻擊能力,輕鬆愜意地砸得昌樂無險可守。對手當初可以談笑風生地踞城而守,那是因為有足夠的反擊手段,但他現在是拿那些個威力巨大的火炮一點辦法都沒有!
坐困愁城,完顏承暉是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勝算,這也就是他心理承受能力還比較強,否則怕是早就已經徹底崩潰了!當然了,如果他知道事情其實遠沒有想象中的這麼複雜,得益於撤退途中的果斷決定,鐵木真和朱元璋那倆小屁孩正在帶著騎兵漫山遍野地搜尋大金國勇士們拋棄的戰馬,根本就沒有把全部心思放在截擊信使的事上,或許會稍微有那麼一點點欣慰。
是的,鐵木真和朱元璋並沒有展開戰場屏蔽工作,依靠強大的機動能力徹底斷絕掉完顏承暉獲得外界增援的可能。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做,除了因為登萊及寧海三州之地嚴重缺乏戰馬之外,還因為他們在第一時間接到了魚寒那個窮得見什麼想要什麼的小混蛋指示,要求他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最大程度地收繳敵人留下的戰略物資,其他任何事情都可以暫且先放下。
一個非常荒唐的命令,鐵木真和朱元璋沒有詳細詢問緣由,辛棄疾也未曾表示出任何反對意見,甚至與大金國勇士們有著深仇大恨如今已殺紅了眼的翟崇儉以及柳芳芳等人都默許了魚寒的胡鬧。反倒是那位愁得都快把自己頭發給揪掉的金軍主帥完顏承暉,在被告知了部分真相之後顯得有那麼些茫然。
“談判?你是說那小……魚寒小兒要和本帥談判?”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是規矩是傳統。況且如今這種情況之下,把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卒子剁了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完顏承暉本想著要破口大罵一頓舒解心中鬱悶,可最終還是因為顧慮到自己的形象而在那個坐著竹簍被扯到城牆上的敵軍代表麵前改變了對魚寒的稱呼。
“先賢曾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作為曾經的大宋武舉人,公孫翕屠的學問雖然比不上朱熹等當世大儒,但無聊的時候掉掉書袋子,扯上幾句子曰詩雲什麼那還是沒問題。
臭顯擺什麼?不就是道德經嗎?誰還沒念過?自幼勤學苦讀博通經史的完顏承暉若是真要引經據典地進行駁斥,怕是還真有可能把公孫翕屠給糊弄得掩麵而逃。但他沒有這麼做,因為現在根本就興不起任何與人討論學問的心情。雖說很想把對麵這個正在侃侃而談的混蛋給扔下城去,但考慮到他帶來的那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最終還是強忍住怒火開始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