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職業道德的作用
人們要滿足自身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動社會的發展,就必須從事一定的職業活動,並遵守一定的職業道德。因此,在整個社會的道德體係中,職業道德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職業道德的形成,是整個道德建設的基礎。科學的職業道德觀念,對於人們的職業活動行為的選擇和貢獻大小,具有積極的導向、調節和激勵作用。
職業道德是調節利益關係的重要手段
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人在社會活動方麵還存在著一定的職業差別,各職業之間、各職業集體內部勞動者之間還存在著各自的職業利益和需要,因此,為了調節職業活動中職業集體與社會整體之間、職業集體之間、職業集體內部勞動者之間的利益關係,保持個人利益、職業集體利益和整個社會利益的基本一致,以保障各個社會領域中各種職業的順利發展,除了采取一係列政治措施、法律措施、經濟措施和行政措施之外,還應當對各種不同職業或職業集體中的勞動者,分別提出一些本職業人員應該遵守的具體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範。這種特殊要求,不僅僅是專業和技能方麵的,而且還有行為的道德調節方麵的。因此說,職業道德是調節職業活動中各種關係、各種利益矛盾的特殊手段,是調整職業關係的基本準則,對於維護社會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起著重要作用,是對各個職業集體、各從業人員的特殊要求。
職業道德所調整的職業關係包括兩個方麵:一是職業集體內部勞動者之間的關係。這種職業關係主要包括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同事之間的關係,領導和被領導之間的關係。對這種關係需要用職業道德來調節,通過這種調節,要求職業內部的工作者,為了同一目標和正當利益和諧地工作,即各部門之間要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彼此兼顧,以全局利益為重;同事之間要團結一致、平等互助、禮貌相待、和睦相處,有助於增進感情、減少矛盾、避免糾紛;上下級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上級關心下級,下級要尊重服從上級,這樣才能防止內耗的產生,使一定職業生活呈現出整體的文明禮貌與和諧發展的可喜局麵,共同完成好一定職業所要履行的社會職責。二是本職業與服務對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即:就是一定職業的勞動者與該職業以外其他職業人員或社會上其他人員的關係。職業道德在這方麵的作用,就是從本職業的性質和特點出發,使職業勞動者盡職盡責,更好地為他人為社會服務,滿足社會之所需,解決社會其他群眾之所急。任何職業勞動者,都必須講求職業道德,盡力滿足它的職業服務對象的要求,給它的職業對象以方便,保證它的職業服務對象的利益,維護這項職業工作的信譽和尊嚴。職業道德貫徹的怎樣直接影響該職業的生存和發展,哪種職業為社會、為服務對象服務得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讚同,哪種職業就興旺發達;反之,其發展就要受社會的製約。當然,職業道德必須要和一定的法律法規結合起來,才能發揮良好的社會作用。
職業道德是從事職業活動應該遵循的行為規範
職業道德是指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道德準則和規範,其形成和發展直接受到職業活動的影響,是職業活動對人們行為的客觀要求。職業活動是職業生活的基本內容,包括在自己的職業崗位上,按照職業要求從事業務活動,履行工作職責,使得職業對個人和社會的作用得以實現。在職業活動中,每一種職業都有它自己的生產或服務對象,都有各自活動的環境、內容和方式,都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責任,具有不同的利益和義務。因此,對從事不同職業的勞動者應提出不同的職業要求,規定不同的職業道德規範。如醫生和法官的職業不同,職責不同,服務對象不同,因而各自的職業道德也各不相同。作為醫生的道德應該是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而法官的道德則是剛直不阿、清正廉明。職業道德針對不同的職業特點,具體規定了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在從業過程中應該遵循的行為規範,使從事該職業的人明確什麼樣的職業行為是對的,是應該做的;什麼樣的職業行為是錯的,是不應該做的,以此為標準,用來指導、約束自己的職業行為,以保證職業活動的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