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怎樣錘煉高尚的道德品質
人的生活是廣闊的,不隻有事業的拚搏、政治上的選擇,還有友情的交往、是非的考驗、榮辱的衡量等。在紛繁複雜的人生麵前,每個人都應當追求高尚,珍惜人生。
追求高尚是生命意義之所在
崇尚美德是人類的天性。
人格是道德的尺度和做人的尊嚴,是人的根本之格。一個人的貴賤、輕重不在容貌、金錢和地位,而在人格。人格高者高貴,人格低者卑下。人格好比一個書架,從上到下劃分為不同層次,品行高者居高格,品行中者居中格,品行下者居下格,而有的人上不了書架,因為他沒有人格。
人格是人的本質和價值的真正載體,是人區別於動物、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標誌。它能喚起人類最珍貴的感情——敬重。一個人能夠因其美貌、地位和金錢引起人們的喜愛或驚異,但並不能因此引起人們的敬重。敬重是對高尚人格的一種讚賞。敬重隻贈給品行端正、人格高尚的人,而與人格低下者毫無緣分。
人格的觀念可以化作強大的道德力量,催人向上,做好事而不做壞事,保持潔白無瑕的品質。凡人格高尚者,絕不做低下之事,因為他有極強的榮譽感和廉恥心,能夠真正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反,那些喪失人格的人,喪失了做人的道德尺度,失去了做人的尊嚴,還有什麼東西能夠約束他呢?如果你想追求高尚,保持光明磊落,就應當珍視自己的人格,努力修煉和提高自己的人格。
努力追求道德自由境界。在追求高尚人格和美德的過程中,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道德必然與道德自由的關係,努力爭取達到道德自由的境界。所謂道德必然,是指反映社會發展客觀要求的道德原則及規範的客觀性和不可違性。道德必然是一種建立在社會曆史必然性基礎之上的價值的必然性,是一種立足於必然的價值“應然”。它是一種以道德原則和規範作為載體的,對人們行為“不應當怎樣”、“應當怎樣”的宣示,是一種不應違抗和不能違抗的社會權威。所謂道德自由,是指人們有能力自主地做出道德選擇,並在實踐中合乎道理、順利地被實現的道德狀況和境界。道德自由,就是人們對道德必然的認識、把握和運用。在這裏,道德自由包含兩個方麵的含義:第一,人們有能力自己麵對現實自主地、自由地做出道德行為抉擇;第二,這種道德行為抉擇付諸實踐後,符合道德必然,能夠順利地、無阻礙地得到實現。這兩個方麵共同組成了道德自由。道德自由的實質是人們認識、把握和運用道德必然性的能力和水平,是人們道德人格完善的程度。實際上,人們由道德必然向道德自由轉化的過程,也就是完善自己道德人格的過程。道德自由的程度,就是道德人格完善的程度和道德發展的水平。因此,一個人要實現由道德必然向道德自由轉化,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這是任何人實現道德自由的必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