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 引子一(1 / 2)

1928年,北伐戰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中華大地內憂外患的局麵暫時得以緩和。

然而不久,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在中華大地炸開了鍋。

在這一年的夏天,竟然有人指揮軍隊盜取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這個人,叫孫麻子,他還有個人們更加熟悉的稱呼——東陵大盜。

沒錯,此人就是盜掘了清皇陵的孫殿英。孫殿英自幼喪父,吃著百家飯,混著日子就長大了。混混有大小之分,這位孫混混顯然是混混界中的佼佼者,混著混著就從小混混混成了大混混。別人還在為生計發愁的時候,孫殿英已經混出了名堂,從普通百姓搖身一變混成了十四軍的軍長。

這位在別人眼裏看起來是祖墳上冒了青煙的家夥,既然能夠在亂世占得一席之地,必然有他自己獨到的本事。既然如此,孫殿英不應該屬於頭腦簡單、不明事理之輩啊。

可為何他要冒天下人之大不韙來做這種絕人門戶的盜墓事情呢?

要知道,在當時的政治氣氛下,雖然封建帝製的大山已被摧垮,但千年以來的封建迷信思想還沒有得以完全解放。何況當時中國正值動蕩時局,軍閥割據,民不聊生,一個小小的軍長又怎敢膽大包天、目無王法的盜取皇陵?

清皇陵裏珍寶無數,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孫殿英也不例外,但他更清楚這世界上有些事情能做,而有些事情,卻是絕對不能染指的,這也是他從混混混到軍長的真諦。

珍寶再多,也得有命拿不是?這種被抓到了被砍一百次頭都不為過的事情,他孫殿英即使有那賊心,卻也沒那賊膽。

然而一個人的出現,讓他徹底改變了主意。如果這個人是其他任何人,孫殿英都可以接著職位和名望頂上一頂,但是眼前的這個人,他卻完全沒有辦法。

他不敢,也不能,因為這是一個他完全無法拒絕的人。

1928年6月,孫殿英聞訊慣匪馬福田準備到東陵盜寶,就明白了自己等待多日的時機終於來了。

把軍隊開往馬蘭峪後,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封鎖了馬蘭峪,很快打跨了慣匪馬福田。其實孫殿英心裏明白,這隻是他和馬福田之間的一場戲。馬福田是那個人派來的,為的就是給他的軍隊一個正當的名義來清陵盜寶。

七月上旬,十四軍以軍事演習之名把守陵人員趕走後,封鎖關隘,正式開始盜取清皇陵。

盜陵活動開始後不久,就出現了問題。由於孫殿英的手下都是軍伍出身,對古墓完全沒有了解,他們找不到地宮入口,在古墓裏到處開挖,寶頂、明樓、配殿,到處都留下了他們開鑿的痕跡。

就在孫殿英眉頭緊皺之時,一個老工匠敲開了孫殿英的營房門。孫殿英看著老頭用手不斷的在比劃著什麼,他立即遞去紙筆,看著老頭在紙上寫下幾行簡單的小字,孫殿英的後背立即炸起無數冷汗。

孫殿英明白了啞巴老頭的來曆,原來在高大的明樓後麵,隱藏著一個機密的“啞巴院”,清陵建造時招募的工匠全都是啞巴,有的啞巴工匠甚至是人為用藥變成的啞巴,以此來防止工人泄漏清皇陵的秘密,這個啞巴老頭,就是從當年的啞巴院中僥幸存活下來的。

看到啞巴老頭在紙上寫下的寥寥幾字,孫殿英心裏炸開了鍋。他明白自己不過是那個人手中的一枚棋子,自己替他盜取皇陵,盡管那個人答應了自己盜取皇陵之後會保他孫殿英不死,但是孫殿英作為一名成功混混的直覺和經驗告訴他,為了不讓自己成為一枚棄子,自己一定要留一手。

他大概很難想象到,就是因為自己留下來的這一手棋,最終害死了他。

在啞巴老頭的幫助下,匪兵們很快找到了地宮的入口,原來在啞巴院背麵的琉璃影壁之下正隱藏著地宮入口。

中國人的智慧在古墓上可謂得到極大體現,不說那些精巧機密的奇技淫巧,單是古墓的通道就能把人給繞暈了。如果不是對古墓內部結構熟悉的人,挖掘古墓時絕對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相反,如果是對古墓十分了解的人,很容易就可以進入古墓最神秘的地方。清陵的設計大同小異,如果選擇打通琉璃影壁,便可以直接墜入地宮。

在進入明樓後,匪兵們很快找到了一麵漢白玉石牆,這就是金剛牆。打開金剛牆後,他們在啞巴老頭的指引下終於找到了地宮的入口,但他們又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