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眩暈的食療方法

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合稱。目眩即眼花或眼前發黑,視物模糊;頭暈即感覺自身或周圍物體旋轉,站立不穩。目眩與頭暈常同時並存,故合稱眩暈。美尼爾氏病、高血壓、嚴重貧血者、腦震蕩、神經衰弱、動脈硬化、藥物中毒、心律失常等,均可引發眩暈;本症患者輕者眩暈轉眼即消失,重症者自覺眼前景物旋轉不定,以致站立不穩,伴見耳鳴、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出冷汗、手抖麵白等症狀。眩暈為常見症狀,體胖、體弱及老年人較易發作。

眩暈的食療方法如下:

人參茶

【原料】生曬參5克。

【製法】將人參切成薄片,放入保溫杯中,用滾開水悶泡半小時,早晨空腹或晚上睡前服。忌食蘿卜、濃茶、螃蟹、綠豆等物。

【功效】補氣養血。人參甘平,大補氣血。可用於眩暈日久,氣血兩虧的重證。

海帶淡菜湯

【原料】海帶150克,冬瓜250克,薏米50克,淡菜150克。

【製法】煲湯,熟後加鹽調味,飲湯。每日一次,連食五天。

【功效】適用於高血壓、口苦口幹、便秘尿黃者和暈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