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日本電子圖書出版彩虹過後見風雨?(1 / 3)

假如從1999年日本電子圖書國際財團率先開展電子圖書出版嚐試算起,電子圖書在日本已有10年的發展曆史。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盡管電子圖書的市場規模達到464億日元,但增長速度卻大大放緩。與此同時,美國“穀歌和解案”中的穀歌公司,卻猶如一匹黑馬在世界電子圖書出版領域“搜索瀏覽沒商量”,也第一次讓日本出版人認識到,電子圖書出版已不是一家出版社、一家出版集團乃至一個國家出版界的事情,它將是世界版權組織成員國以及所有國家必須參與或者說不得不參與的事情。

PC電子書市場首次負增長

日本印象R&;D社對電子圖書市場進行統計,始於2002年。2002年,電子圖書市場規模為10億日元。

2003年,電子圖書市場規模為18億日元,與上年度相比增長180%。這一年度,是麵向PDA(掌上電腦)的電子圖書市場發展的全盛期。但是,隨著麵向3G便攜式設備的電子圖書市場的成長,麵向PDA的電子圖書市場開始走向衰退。其中特別大的轉折是,2003年11月,KDDI/au開發的使高速數據通訊成為可能的“CMDA1X WIN”3G服務問世,其推出的名為“EZ套餐”的信息包收費定額製也開始實行。由於具備以上兩個條件,日本電子圖書憑借便攜式設備,不用擔心收費問題而開啟了能夠高速下載電子圖書的時代,與此同時,在世界上也首次開始了麵向便攜式設備的電子連環漫畫的信息配送服務。

2004年,日本電子圖書的市場規模為45億日元,與2003年相比增長250%。

其中,33億日元是麵向PC的銷售收入,12億日元是麵向便攜式設備的銷售收入。

這一年度,鬆下電器公司的ΣBook、索尼公司的LIBRIée等閱讀專用終端成為熱門話題。然而,實際上對擴大電子圖書市場貢獻最大的,是3G便攜式閱讀器。

2005年,電子圖書的市場規模為94億日元,與上一年度相比增長209%。其中,48億日元屬於麵向PC的電子圖書市場,46億日元屬於麵向便攜式設備的電子圖書市場,兩者的發展幾乎是齊頭並進。這一年度,麵向便攜式設備的電子連環漫畫的增長顯著。

2006年,電子圖書的市場規模為182億日元,與上一年度相比增長194%。其中,70億日元屬於麵向PC的電子圖書市場,112億日元屬於麵向便攜式設備的電子圖書市場。不難看到,麵向便攜式設備的電子圖書市場遠遠超過了麵向PC的電子圖書市場。

2007年,電子圖書的市場規模為355億日元,與上一年度相比增長195%。其中,麵向PC的電子圖書市場是72億日元,麵向便攜式設備的電子圖書市場是283億日元。這一年度的特征是,麵向PC的市場發展速度大大放慢,而麵向便攜式設備的市場呈現“直線上升式”的發展態勢。

2008年(統計時間為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最初估算可以達到600億日元,最終統計為464億日元,與上一年度相比增長131%。不過,與過去幾年150%、200%的增長速度相比,顯然放緩了增速。其中,麵向PC的電子書市場是62億日元,麵向便攜式設備的電子圖書市場是402億日元。這一年度的特征是,麵向PC的市場出現14%的負增長,這也是2002年開始統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而麵向便攜式設備的市場雖然增長42%,但與上一年度相比增速減慢。

麵向PC的市場轉為負增長,與PC互聯網的發展出現萎縮不無關係。特別是以年輕人為中心的用戶,大量轉向移動互聯網,使得PC互聯網進入危機四伏的時期。

麵向便攜式設備的市場發展速度放慢,原因多種多樣。其一,日本手機市場趨於飽和狀態。日本人口總數是1.27億,而日本人擁有的手機(便攜式電話)數量已超過1億部。其二,替換需求降低。一方麵手機的銷售獎勵金製度廢止,另一方麵各種閱讀終端的價格上漲,因此一般用戶很容易放棄替換交易。其三,用戶(讀者)群體沒有繼續擴大。近幾年,能夠牽引麵向便攜式的電子圖書市場的,是BL少女漫畫(描寫少年唯美戀情的漫畫,讀者主要為女性)、TL少年漫畫這些特定種類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僅限於麵向部分癡迷者群體,用戶群體沒有增加,市場也因此無望擴大。